正确答案: 脐部
D
题目:新生儿败血症最常见的感染途径是
解析:脐部是新生儿败血症最常见的感染途径。
【该题针对“专业知识-新生儿败血症临床表现、治疗要点”知识点进行考核】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发生脑出血,对其进行康复护理错误的是
卧床休息,禁止床上活动
[单选题]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其剂量和疗程分别为 ( )
每天0.4g/kg,共5天
解析:免疫球蛋白疗效60%左右,能快速升高血小板,但不能持久。首次剂量400mg/kg静脉滴注,连续5天,维持量400mg/kg每1~6周一次。皮质激素能影响免疫球蛋白对巨噬细胞的阻断作用,不宜合用。
[单选题]护理目标管理的第三阶段是
目标成果评定阶段
[单选题]对医患关系中基本的道德规范的描述最正确的是
医患双方尊重彼此的权利和履行相互的义务
[单选题]病毒性心肌炎中型患儿突出的临床表现是
乏力
解析:病人常先有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倦怠、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然后出现心悸、胸闷、胸痛或心前区隐痛、头晕、呼吸困难、浮肿,甚至Adams-Stokes综合征;极少数患者出现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
[单选题]低渗性脱水主要特征是
失水<失钠
解析:① 血浆Na十浓度小于130mmol/L或Cl--与HCO3-浓度之和小于120mmol/L. 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低于正常。 ② 细胞外液量减少,细胞内液量增多。
[单选题]小儿出生后生长发育速度最快的时期是
婴儿期
解析: 婴儿时期为小儿出生后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因此对热能和营养素尤其是蛋白质的需要量相对较大 。
[多选题]引起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原因有
新生儿棕色脂肪含量少
寒冷损伤
严重感染
解析:(一)新生儿体温调节与皮下脂肪组成特点 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不足,其特点是:①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成熟;②皮肤表面积相对较大,血流丰富,易于失热;③能量贮备少,产热不足,尤以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和小于胎龄儿更为明显、以棕色脂肪组织的化学产热方式为主,缺乏寒战等物理产热方式。因此,新生儿期易发生低体温。 新生儿皮下脂肪组织的饱和脂肪酸多,且比未饱和脂肪酸多,前者熔点高,当受寒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降低时,皮脂容易发生硬化、出现硬肿症。(二)寒冷损伤 寒冷环境或保温不当可使新生儿失热增加,当产热不敷失热时,体温随即下降,继而引起外周小血管收缩,皮肤血流量减少,出现肢端发冷和微循环障碍,更进一步引起心功能低下表现。低体温和低环境温度访导致缺氧、各种能量代谢紊乱和代谢性酸中毒,严重时发生多器官功能损坏。(三)其他 新生儿严重感染(肺炎、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等)、早产、颅内出血和红细胞增多症等时,也易发生体温调节和能量代谢紊乱,出现低体温和硬肿。
[单选题]腮腺炎病毒的特点是
一般室温下2~3天失去传染性
解析:腮腺炎病毒属副黏液病毒科。病毒呈球形直径为100~200微米,孢膜上有神经氨酸酶血凝素及具有细胞融合作用的F蛋白。该病毒仅有一个血清型,因与副流感病毒有共同抗原,故有轻度交差反应。从患儿唾液、脑脊液、血、尿、脑组织及其他组织中均可分离出病毒。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m185l.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