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心音消失或心率60次/分伴有循环灌注不良征象
D
题目:心脏按压的指征是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病情平稳后在局麻下做肾活检。病理报告:免疫荧光,IgG(++),IgA(++),IgM(++),C3(+++),Fib(++),在肾小球系膜区及毛细血管袢呈颗粒状沉积;光镜示肾小球增大呈分叶状,系膜细胞明显增生,肾小球滤过膜增厚并呈双轨状。根据以上病理报告可诊断为何种肾小球肾炎
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
解析:根据WHO1982年关于肾小球疾病分类方案,将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分为:①微小病变:免疫荧光阴性。光镜下基本不能发现病变,偶尔可见有系膜细胞轻度增殖或系膜基质轻度产生。②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肾炎:指部分肾小球和(或)肾小球局部性的病变,病变的性质可以是硬化坏死、增殖、渗出等。③弥漫性病变。A.膜性肾病指肾小球基底膜增厚,钉突形成,甚至呈梯状结。B. 增殖性病变:a.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主要表现为系膜细胞增生及系膜基质增多.b.膜性增殖性肾小球肾炎,主要表现为系膜细胞增生,系膜细胞及基质通过副系膜区插入内皮及肾小球基底膜之间,并由于免疫复合物的刺激,内皮细胞产生基膜样改变而致“双轨”现象;C毛细血管内增殖性肾小球肾炎,主要表现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明显增生以致毛细血管腔狭窄;d.致密沉积物性肾小球肾炎,该病是膜性增殖性肾炎的一种亚型,除具有膜性增殖性肾炎的改变外,主要是肾小球基底膜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见大小不等的电子致密物沉积;e.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主要表现为肾小球包氏囊上皮细胞增生并形成新月体(半月体)改变。四、硬化性病变:肾小球肾炎各种病理改变的最终结果表现为弥漫性硬化,呈“玻璃球”改变。根据以上的病理特点。本例病理诊断为:膜性增殖性肾小球肾炎。因此C项为正确答案。其余均为错误的。
[多选题]适合该患儿的治疗措施是
生长激素皮下注射
口服小剂量雌激素
[单选题]男孩青春期的年龄范围是
13~14岁到18~20岁
[单选题]此患儿PPD试验阴性反应,最可能的原因是
机体免疫反应受抑制
[多选题]为了证实诊断,必须做下列哪些检查
血清补体
抗核抗体(ANA.
血小板及凝血酶原时间 G.下腔静脉造影 H.血浆纤维蛋白原定量 I.肾活检 J.尿β2-微球蛋白(尿β2-MG)
解析:根据以上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我们要证实该患儿是否有在肾病综合征的基础上合并下腔静脉血栓形成,继而引起大量蛋白尿及持续肉眼血尿。因此,选择下腔静脉造影及检查是否存在高凝状态是必需的。为了排除SLE,检查血清补体C3、抗核抗体也是必需的。至于CIC的检查对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意义并不十分重要,可不选。在不明原因的肾衰竭时,肾活检是必要的。但本例患儿肾功能损害属轻度,且血尿明显;再加上肾活检要求的条件比较高,不是每个医院都能开展的。因此,Ⅰ项可不选。尿β2-微球蛋白(尿β2-MG)是有关肾小管功能方面的检查,对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的帮助,但对于诊断及鉴别诊断意义不大。也可不选。
[单选题](59~60题共用题干)
既往妊娠的流产史或活产儿的黄疸史
解析:B。生理性黄疸的特点:一般情况良好;足月儿生后2~3天出现黄疸,4~5天达高峰,5~7天消退,最迟不超过2周;早产儿黄疸多于生后3~5天出现,5~7天达高峰, 7~9天消退,最长可延迟到4周;新生儿溶血病的表现包括黄疸、贫血、肝、脾大(Rh溶血病患儿多有不同程度的肝、脾增大,ABO溶血病很少发生)。
[单选题]除哪一项外,均为风湿热环形红斑的特征
消退后有色素沉着
[单选题]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突然全身抽搐,持续10分钟,应首选哪种止惊药
安定每次0.2~0.3mg/kg,缓慢静推
[多选题]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半岁左右才逐渐出现的反射为()。
腹壁反射
解析:标准答案:C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lrqe60.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