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常见于白喉杆菌性结膜炎 强行剥离时易出血

AE

题目:关于结膜真膜描述正确的是

解析:真膜是严重炎症反应渗出物在结膜表面凝结而成,累及整个上皮,强行剥除后创面粗糙,易出血。假膜是上皮表面的凝固物,去除后上皮仍保持完整。BCD为假膜。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病历摘要的书写应避免
  • 字数超过800字


  • [单选题]关于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多在1年后发生

  • 解析:视网膜静脉阻塞所导致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多在原发病发作后3个月发生,有的年轻患者甚至在1个月内。

  • [单选题]前房角镜检查时,依Scheie前房角分类法,仅能看到小梁者( )。
  • 窄Ⅲ

  • 解析:判断前房角的宽窄与开闭对青光眼的诊断、分类、治疗及预防具有重要意义。Scheie提出在眼球处于原位时能看见房角的全部结构者为宽角,否则为窄角,并进一步将窄角分为四级,即在改变眼球位置才能看到睫状体带者为窄Ⅰ,能看见巩膜突者为窄Ⅱ,能见前部小梁者为窄Ⅲ,只能见到前界线者为窄Ⅳ。

  • [单选题]患儿男,6岁,发现右眼视力差2个月。Vod指数/10cm,右眼压33mmHg,右眼无充血,角膜直径14mm,可见Haab线,角巩膜缘扩张,前房轴深5C.T.,房水(-),晶状体透明,C/DO.95。Vos1.2,左眼压18mmHg,左眼无充血,角膜透明,直径11.5mm,前房轴深4C.T.,房水(-),晶状体透明,C/D0.3。右眼正确的诊断是( )。
  • 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

  • 解析:该题是临床综合分析题。患儿年龄虽然偏大,但患眼角膜直径明显增大,角巩缘扩张,提示其青光眼的发病年龄在3岁之前,且未发现眼前段其他结构的异常,因此诊断应为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

  • [单选题]双行睫与乱睫的区别是( )。
  • 双行睫生长的位置在灰线后、睑板腺开口处,乱睫的位置在灰线前

  • 解析:双行睫是在正常睫毛根部后方、相当于睑板腺开口处又另外生长一排多余的睫毛,可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但一般散发。乱睫也可以双眼发生,尤其双眼严重沙眼的患者,常常有成排的乱睫,但乱睫只生长在灰线之前。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lqd31e.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结核病学(副高) 护理学(副高) 核医学技术(副高) 疼痛学主治医师(代码:358) 职业卫生主治医师(代码:363) 中医眼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5) 辽宁省主管药师 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 住院医师规培(皮肤科) 核医学医师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