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肠梗阻
A
题目:林先生,70岁,间断性便秘15年,时有腹部胀痛,便后缓解。1天前用力排便时突发腹部剧痛,腹胀、恶心,未呕吐,停止排便排气。P112次/分,Bp80/60mmHg。全腹膨隆,以左侧为明显;全腹压痛,以左下腹为重,伴肌紧张,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消失。
解析:5.肠梗阻病人由于腹腔炎症,可重新引起粘连性肠梗阻。该病人出院后1个月,突然发生腹痛、腹胀、呕吐胃内容物及胆汁,符合肠梗阻的特点,因此,首先考虑为肠梗阻。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肿瘤介入治疗的术后护理包括
患者平卧12~24h
术侧下肢严格制动6~8h
加压包扎处按压1~2h
术后24h解除加压包扎
解析:术后护理
(1)协助患者上床平卧12~24h,术侧下肢严格制动6-8h,严禁弯曲。加压包扎处按压1~2h。观察穿刺点是否有渗血及血肿,若有渗血或绷带松动应给予重新加压包扎。术后24h解除加压包扎,观察穿刺部位并消毒局部皮肤后用无菌敷料覆盖。
(2)严密观察术侧下肢足背动脉的搏动情况,皮肤的颜色、温度、感觉的变化。穿刺侧下肢有无疼痛及感觉障碍,若趾端苍白、小腿疼痛、皮肤温度下降、感觉迟钝,则首先检查是否包扎过紧,导致血管严重受压,其次提示有无下肢血管栓塞的可能。
[多选题]麻醉前用药的目的有 ( )
使患者情绪稳定
减少麻醉药物用量
抑制唾液及气管分泌物
提高痛阈,加强麻醉效果
对抗局麻药的毒性反应
解析:①稳定病人情绪,减轻紧张、焦虑及恐惧等心理反应,使之能充分合作。②抑制唾液及呼吸道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防止术后肺部并发症。③对抗某些麻醉药物的毒醉并发症。④提高痛阈,减轻原发疾病或麻醉前有创操作引起的疼痛,并能增强麻醉镇痛效果。
[多选题]甲状腺危象的处理下列哪些是错误的 ( )
给予大剂量抗生素
应用水杨酸类药物
解析:一旦发生危象应立即报告医生并进行抢救,包括吸氧、镇静、降温、静脉输入大量葡萄糖注射液,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口服复方碘化钾溶液(首次3~5ml),紧急时将10%碘化钠5~10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以降低循环血液中甲状腺素水平;还可用普萘洛尔5mg加入葡萄糖注射液100ml中静脉滴注,以降低周围组织对肾上腺素的反应。
[多选题]填写在体温单40~42℃之间的内容是 ( )
出院时间
手术时间
入院时间
转科时间
解析:用红钢笔在40?42℃的相应日期和时间栏内纵向填写入院、手术、分挽、转科、出院或死亡时间。
[多选题]控制破伤风痉挛可选用
10%水合氯醛
鲁米那
冬眠Ⅰ号
硫喷妥钠
肌肉松弛剂
解析:(1)安定:有松弛肌肉及抗惊厥作用,每次0.2~0.3mg/kg,缓慢静注,每4~6小时1次(2)苯巴比妥(鲁米那):负荷量10~20mg/kg,静脉或肌内注射,12h后维持量5mg/(kg·d)。 (3)氯丙嗪:每次0.5~1mg/kg,稀释后静滴,每6~8小时可重复1次,但剂量过大或持续时间过长可出现软瘫或体温下降,故不宜多用。 (4)副醛:止痉效果快而安全,但主要由肺排出刺激呼吸道黏膜(5)泮库溴铵: 神经肌肉阻滞药或肌松药,每次0.05~1mg/kg,静脉注射,每2~3小时1次6)水合氯醛:止痉作用快,作为痉挛发作时临时性增加药物,常用10%溶液每次0.5ml/kg,灌肠或鼻饲注入。
[多选题]洗手的注意事项包括
洗手方法正确
手的各个部位都需洗到、冲净
注意调节合适的水温、水流
避免污染周围环境
洗手后,手上不能检出致病性微生物
[多选题]下列有关胃肠钡餐检查前的准备,说法正确的是( )。
忌服含铋、镁、钙等重金属的药物3天
检查前晚10时后禁食至检查毕
停用一切影响胃肠蠕动的药物3天
有幽门梗阻者,于检查前先抽尽胃内潴留液
[多选题]牵引的主要作用包括
肢体制动,减轻疼痛
骨折和脱位的复位和固定
矫正和预防挛缩畸形的肢体
解除肌肉痉挛,防止畸形
解析:颈部牵引通过牵引力和反牵引力之间的相互平衡,使头颈部相对固定于生理曲线状态,从而使颈椎列线不正的现象逐渐改变,甚至恢复正常;纠正椎体的倾斜,使椎体间关节的扭曲、松动和错位等轻微的可逆性病理改变随之消失。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l6q46d.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