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风湿痹痛 骨蒸潮热 湿热黄疸

ADE

题目:秦艽的主治证是( )

解析:秦艽药性:辛、苦,平。归胃、肝、胆经。功效:祛风湿,清湿热,止痹痛,退虚热。应用于:1.风湿痹证,筋脉拘挛,骨节酸痛:本品辛散苦泄,质偏润而不燥,为"风药中之润剂"。风湿痹痛,筋脉拘挛,骨节酸痛,无问寒热新久,均可配伍应用。因其性偏凉,兼有清热作用,故对热痹尤为适宜,多配防己、络石藤、忍冬藤等;若配天麻、羌活、川芎等,可治风寒湿痹,如秦艽天麻汤(《医学心悟》)。2.中风半身不遂:本品既能祛风邪,舒筋络,又善"活血荣筋",可用于中风半身不遂,口眼㖞斜,四肢拘急,舌强不语等,单用或配伍均可。若与升麻、葛根、防风等配伍,可治中风口眼㖞斜,言语不利,恶风恶寒者,如秦艽升麻汤(《卫生宝鉴》);与当归、熟地、白芍等同用,可治血虚中风者,如秦艽汤(《不知医必要》)。3.湿热黄疸:本品苦以降泄,能清肝胆湿热而退黄。《海上集验方》即单用为末服;亦可与茵陈蒿、栀子、大黄等配伍,如山茵陈丸(《圣济总录》)。4.骨蒸潮热,小儿疳积发热:本品能退虚热,除骨蒸,为治虚热要药。治骨蒸日晡潮热,常与青蒿、地骨皮、知母等同用,如秦艽鳖甲散(《卫生宝鉴》);若与人参、鳖甲、柴胡等配伍,可治肺痿骨蒸劳嗽,如秦艽扶赢汤(《杨氏家藏方》);治小儿疳积发热,多与薄荷、炙甘草相伍,如秦艽散(《小儿药证直诀》)。故本题应选ADE。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风温,邪热壅肺之咳嗽,表现为
  • 咳喘


  • [单选题]整粒时筛去大颗粒宜采用的筛号是
  • 一号筛


  • [单选题]用亲脂性有机溶剂提取生物碱时,一般需将药材用( )湿润。
  • 碱水

  • 解析:大多数游离生物碱都是亲脂性的,故可用氯仿、苯、乙醚等提取游离生物碱。可采用浸渍、回流或连续回流法提取。但一般要将药材用少量碱水湿润后提取,以便使生物碱游离,也可增加溶剂对植物细胞的穿透力。

  • [多选题]可用于绦虫病的药物是( )
  • 槟榔

    南瓜子

    鹤草芽

  • 解析:槟榔对绦虫、蛔虫、蛲虫、钩虫、姜片虫等肠道寄生虫都有驱杀作用,并以泻下作用驱除虫体为其优点。用治绦虫证疗效最佳。南瓜子味甘性平,归胃、大肠经。杀虫而不伤正气,用治绦虫病。鹤草芽善驱绦虫,对多种绦虫都有驱杀作用,兼能泻下通便,有利于虫体排出,为治绦虫病之专药。

  • [单选题]下列中药含有油室的是
  • 木香

  • 解析:木香根横切面显微鉴别:①木栓层由多列木栓细胞组成。②韧皮部宽厚,射线明显,纤维素束散在。③形成层成环。④木质部由导管、木纤维及木薄壁细胞组成。⑤根的中心为四原型初生本质部。⑥薄壁组织中有大型油室散在,常含有黄色分泌物。⑦薄壁细胞中含有菊糖。故本题应选E。

  • [单选题]要除去中药提取液中的蛋白质、糊化淀粉、黏液质等水不溶性杂质常采取
  • 水提醇沉法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l6q396.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技术(正高) 心电学技术(正高) 中医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15) 中医眼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5) 辽宁省主管药师 病案信息技术(士)(代码:111) 辽宁初级中药师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中医临床三基(医技) 主任/副主任护师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