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化而裁之,推而行之”典出( )。
正确答案 :A
《周易》
解析:《易经》:“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之为天下之民,谓之事业。”
[单选题]反映某一种疾病全过程的总体属性、特征和规律的是( )。
正确答案 :A
疾病
解析: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障碍的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始终存在着损伤、障碍与修复、调节的矛盾斗争,亦即邪正斗争。疾病一般都有一定的病理演变规律,有较固定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有诊断要点和相似疾病的鉴别点。因此,疾病的这一概念反映了某一种疾病全过程的整体属性、特征和规律。
[单选题]所谓“治痰先治气”“治湿兼理脾”,即是( )理论的具体应用。
正确答案 :C
气能行津
解析:气是津液在体内正常输布运行的动力,津液的输布、排泄等代谢活动离不开气的推动作用和升降出入的运动。如若气虚,推动作用减弱,气化无力进行,或气机郁滞不畅,气化受阻,都可以引起津液的输布、排泄障碍,并形成痰饮、水湿等病理产物,病理上称为“气不行水”,也可以称为“气不化水”。临床上要消除这些病理产物及其产生的病理影响,常常将利水湿、化痰饮的方法与补气、行气法同时并用,所谓“治痰先治气”“治湿兼理脾”,即是气能行津理论的具体应用。
[单选题]在人体五脏中,属阴中之阳的脏是( )。其具有调畅气机,调节精神情志的作用。
正确答案 :A
肝
解析:五脏藏精气而不泻,属里,故为阴;六腑传化物而不藏,属表,故为阳。五脏再分阴阳,心肺居于上属阳:其中心属火,主温通,为阳中之阳脏;肺属金,主肃降,为阳中之阴脏。肝、脾、肾居于下属阴:肝属木,主升发,为阴中之阳;肾属水,主闭藏,为阴中之阴;脾属土,居中焦,为阴中之至阴。
[单选题]金元四大家中的“补土派”医家是( )。
正确答案 :A
李东垣
解析:李东垣着重研究脾胃元气的理论,提倡“人以元气为本”“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之说,主张治疗疾病以调补脾胃为主,善用益气升阳方药,后世称之为“补土派”(“脾胃学派”)。张从正为“攻邪派”,刘完素为“寒凉派”,朱震亨为“养阴派”。
[单选题]阴阳的最初含义是指( )。
正确答案 :D
日光向背
解析:阴阳的最初含义是很朴素的,仅指日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来其含义逐渐延伸至晴与雨、寒与热、天与地、日与月、静与动、男与女、气与形等。至《周易》,阴阳已上升为哲学范畴,概指自然界一切具有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并用以阐释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故有“一阴一阳之谓道”之说。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l326dd.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