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3~8小时
C
题目:AMI发生后,CK-MB在血清中升高的时间为
解析:CK-MB通常在3~8小时出现升高,达峰时在发病后9~30小时,于48~72小时恢复至正常水平。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外源基因原核表达的优点是
培养简便、经济、快速,适合大规模生产
[单选题]根据埃博拉病毒的抗原性差异,又可将埃博拉病毒分为几个血清型( )
3个
[单选题]Ⅳ型超敏反应的特点不包括
有抗体和补体参与
解析:Ⅳ型超敏反应过程与细胞免疫基本一致,无抗体、补体参与,由效应T细胞及其产生的细胞因子或细胞毒性介质引起,局部损害是以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
[单选题]腐生葡萄球菌是下列哪种疾病的常见致病菌
尿路感染
解析:腐生葡萄球菌是导致尿路感染的常见致病菌之一。
[多选题]分析淀粉酶测定结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血淀粉酶和尿淀粉酶活性,并不一定平行
存在较多巨淀粉酶时,可出现血淀粉酶上升,尿液淀粉酶降低
确定巨淀粉酶则须用凝胶过滤法、超离心分析等方法
测定淀粉酶清除率(Cam)/肌酐清除率(Ccr)比值,则可排除肾衰竭等疾病所致的淀粉酶活性升高
[单选题]有机磷中毒时,酶活性明显降低的是
pCHE
解析:本题考查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主要机制,是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有机磷与胆碱酯酶结合,形成磷酰化胆碱酯酶,使胆碱酯酶失去催化乙酰胆碱水解作用。
[单选题]关于超敏反应叙述正确的是
通常是相同抗原再次进入机体引起
解析:超敏反应通常是由相同抗原再次进入引起,但是存在特殊情况,如ABO血型不合导致的输血反应及血清病即是抗原一次进入。另外,并不是所有的超敏反应均有组织损伤与功能紊乱并存,如Ⅰ型超敏反应主要是功能紊乱,具有明显个体差异的主要是Ⅰ型超敏反应。
[单选题]血清免疫球蛋白定量检测中,轻链比例分析结果κ/λ大于多少时,可考虑κ型M蛋白血症
4:1
解析:正常血清中κ/λ比例约为2:1,当κ/λ比例大于4:1或小于1:1时应考虑κ型或λ型M蛋白血症。
[单选题]MIC是
最小抑菌浓度
解析:稀释法药敏实验的结果以完全抑制细菌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MIC)。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kwk7ej.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