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叶类在开花前或果实未成熟前 全草类的茎叶茂盛时

BD

题目:药材的一般采收原则有

解析:确定中药的适宜采收期,必须把有效成分的积累动态与药用部分的产量变化等因素结合起来考虑。一般以药材质量的最优化和产量的最大化为原则,而这两个指标有时是不一致的,所以必须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中药材适宜采收期确定的一般原则:①双峰期,即有效成分含量高峰期与产量高峰期基本一致时,共同的高峰期即为适宜采收期。许多根及根茎类中药,在秋冬季节地上部分枯萎后和春初植物发芽前或刚露苗时,既是有效成分高峰期,又是产量高峰期,这个时期就是它们最适宜采收期。如莪术、郁金、姜黄、天花粉、山药等。②当有效成分的含量有一显著的高峰期,而药用部分的产量变化不大时,此含量高峰期,即为适宜采收期。如三颗针的根在营养期与开花期小檗碱含量差异不大,但在落果期小檗碱含量增加一倍以上,故三颗针根的适宜采收期应是落果期。③有效成分含量无显著变化,药材产量的高峰期应为最适宜采收期。如牡丹皮5年生者含丹皮酚最高为3.71%,3年生者为3.20%,两者的含量差异并不显著,且3年生者少两年生长期,故以3年生者为最佳采收年限。④有效成分含量高峰期与产量不一致时,有效成分总含量最高时期即为适宜采收期。如人参,对吉林抚松栽培的不同年龄人参的皂苷含量测定结果表明,皂苷的积累是随人参栽培年限的增加而逐渐增加,至4年生含量达到最高(4.8%),以后两年增加较慢或略有下降,6年生者在秋季药材产量和人参皂苷总含量均较高,故栽培人参应以6年生者秋季为适宜采收期。对多年生药用植物适宜采收期生长年限的选择,应根据有效成分含量高峰期,兼顾产量高峰期,经综合分析来确定。某些全草类药材,有效成分存在于各种器官中,而各器官中物质的积累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又各不相同。所以,单凭一种器官中有效成分的积累动态确定合理的采收期是不可行的。⑤有些药材,除含有效成分外,尚含有毒成分,在确定适宜采收期时应以药效成分总含量最高、毒性成分含量最低时采集为宜。答案选BD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根据《药品管理法》,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药品质量抽验结果是药品质量公告的反馈

  • 解析:药品质量抽验是药品监督管理执法的重点,又是确保药品安全的基础;药品质量公告是药品质量抽验结果的反馈。通过药品质量公告,可以指导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查处不合格药品,对不合格药品起到控制作用,防止已经出现质量问题、尚未处理的药品再次流入市场,实施对药品质量的后续跟踪管理;同时,向全社会公布药品质量的信息,及时使社会公众了解药品质量的状况,引起公众对药品质量的关注与重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从而保障公众的健康权益;又使各地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之间实现信息共享,以便通过国家和各省的药品质量公告对本辖区内的药品实现更有针对性、更高效的监管;另外,还起到了对药品生产企业有效的警示作用,促进药品生产企业不断改进生产工艺,提升技术水平,完善质量管理,提高药品质量。故选A。

  • [单选题]既退虚热,又截疟、解暑的药是
  • 青蒿

  •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退虚热,凉血,解暑的药物。青蒿的功效为退虚热,凉血,解暑,截疟。其余四药虽有退虚热或凉血作用,但均无解暑截疟作用。故正确答案为B。

  • [单选题]承担生物制品批签发相关工作的是
  •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 解析:承担生物制品批签发相关工作的是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负责药品标准信息化建设的是国家药典委员会;承担全国药品不良反应、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与评价的技术工作的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总局药品评价中心;负责组织对药品注册申请进行技术审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审评中心。故选DABC。

  • [单选题]除清热凉血外,赤芍还能( )
  • 散瘀止痛

  • 解析:本组题考查清热凉血药相似功效比较。赤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

  • [多选题]长服易使人气壅中满的中药有
  • 甘草

    大枣

    黄芪

  • 解析:甘草、大枣、炙黄芪甘味过重,使人气壅中满。故此题应选ABC。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kp9z69.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口腔医学(正高) 中医眼科学(正高) 计划生育(正高) 医院药学(正高) 肿瘤外科学(副高) 儿科护理(副高) 口腔修复学主治医师(代码:356) 公卫主治医师(代码:362) 住院医师规培(临床病理科) PRK-LASIK医师、技师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