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经肺动脉瓣血流量增多
E
题目:此患儿心脏杂音形成最直接的血液动力学变化是下列哪一种
解析:E。由于右心室增大,大量的血流通过正常肺动脉瓣时(形成相对狭窄)在左第2肋间近胸骨旁可闻及2~3级喷射性收缩期杂音。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母亲患艾滋病,为防止母婴传播,下列哪项预防措施不正确
尽量采取产道正常分娩
[多选题]导致维生素A缺乏症的原因是
维生素A摄入不足
维生素A吸收障碍
维生素A需要增加
维生素A代谢障碍
解析:ABCD。原发性因素①4岁以下儿童维生素A缺乏的发生率远高于成人,其主要原因是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都很难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因此新生儿血清和肝脏维生素A水平明显低于母体,如在出生后不能得到充足的维生索A补充则极易出现维生素A缺乏病;②消化吸收.影响因素,一些消化道疾病如急性肠炎、粥样泻等造成胃肠功能紊乱,都可以影响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的消化、吸收;③储存利用影响因素,一些消耗性传染病,尤其是麻疹、猩红热、肺炎和结核病等都会使体内的维生素A。存储消耗殆尽。
[单选题]通过羊水感染而发生的新生儿肺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
大肠埃希菌
[单选题]新生男婴,胎龄289天,出生体重3800g,体重位于同胎龄平均体重第90百分位。下列诊断最恰当的是
足月儿,适于胎龄儿
解析:289天为41周多2天,为足月儿,体重未超过同胎龄平均体重第90百分位,为适于胎龄儿。
[单选题]男孩,6岁。多饮、多尿近5个月。体检:生长发育落后,精神软,皮肤干燥苍白。血渗透压: 298mmol/L,血钠:145mmol/L,尿比重小于1.005。头颅MRI示蝶鞍处可见1cm×1cm×1.5cm大小占位影。
中枢性尿崩症
[单选题]6个月女婴,因发热腹泻3天急诊入院。入院前2天突起发热,下午呕吐2次,继而排水样便5~6次,量少。次日热退,吐止,腹泻次数增至每天10余次,尿量减少,神萎,前囟眼窝凹陷,泪少,咽充血,心肺阴性,皮肤弹性减退。
轮状病毒肠炎
[单选题]该患儿属于手足口病第几期
1期
解析:该患儿表现为发热,手、足、口等部位出疹,伴有食欲不振等症状,处于手足口病第1期(手足口出疹期)。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版)根据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将EV71感染分为5期。第l期(手足口出疹期):主要表现为发热,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疹(斑丘疹、丘疹、小疱疹),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个别病例可无皮疹。此期病例属于手足口病普通病例,绝大多数病例在此期痊愈。第2期(神经系统受累期):少数EV71感染病例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多发生在病程1~5天内,表现为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烦躁、肢体抖动、急性肢体无力、颈项强直等脑膜炎、脑炎、脊髓灰质炎样综合征、脑脊髓炎症状体征。脑脊液检查为无菌性脑膜炎改变。脑脊髓CT扫描可无阳性发现,MRI检查可见异常。此期病例属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重型,大多数病例可痊愈。第3期(心肺功能衰竭前期):多发生在病程5天内。目前认为可能与脑干炎症后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或交感神经功能亢进有关,本期病例表现为心率、呼吸增快,出冷汗、皮肤花纹、四肢发凉,血压升高,血糖升高,外周血白细胞(WBC)升高,心脏射血分数可异常。此期病例属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危重型。及时发现上述表现并正确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第4期(心肺功能衰竭期):病情继续发展,会出现心肺功能衰竭,可能与脑干脑炎所致神经源性肺水肿、循环功能衰竭有关。多发生在病程5天内,年龄以0~3岁为主。临床表现为心动过速(个别患儿心动过缓),呼吸急促,口唇发绀,咳粉红色泡沫痰或血性液体,持续血压降低或休克。亦有病例以严重脑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肺水肿不明显,出现频繁抽搐、严重意识障碍及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等。此期病例属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危重型,病死率较高。第5期(恢复期):体温逐渐恢复正常,对血管活性药物的依赖逐渐减少,神经系统受累症状和心肺功能逐渐恢复,少数可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状。
[单选题]患儿女,8岁,发热,腰痛,伴巩膜黄染1周,两年来有类似发作史,无酱油色尿,脾肋下4cm,血红蛋白70g/L,网织红细胞18%,骨髓红系明显增生,尿胆原和尿胆素阳性,尿含铁血黄素试验阳性。该病儿的可能诊断为
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贫血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jq6dll.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