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地芬诺酯

D

题目:下列选项中,哪种药物有止泻作用( )。

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泻药与止泻药物的种类”。选项A的“硫酸镁”属于容积性泻药,容积性泻药通过增加大便量,刺激肠蠕动,从而缓解便秘症状;对于以粪便干结为主要症状的患者效果较好,但是一般需要连续用药几天才能发挥作用。硫酸镁口服吸收少(20%),在肠内形成一定的渗透压,使肠内保有大量的水分,刺激肠蠕动而产生导泻作用。硫酸镁适合需快速清洁肠道的患者,偶尔使用效果比较好,防止滥用。所以,选项A不符合题意。选项B的“乳果糖”系人工合成的不吸收性双糖,具有双糖的渗透活性,可使水、电解质保留在肠腔而产生高渗效果,故是一种渗透性泻药,因为无肠道刺激性,可用于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所以选项B不符合题意。选项C的“比沙可啶”属于刺激性泻药,口服后仅少量被吸收,未吸收的药物随粪便排出。药物在肠道内对肠壁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引起广泛性结肠蠕动,产生反射性排便。所以选项C不符合题意。选项E的“甘油”属于润滑性泻药。所以选项E不符合题意。选项D的“地芬诺酯”为人工合成的具有止泻作用的阿片生物碱,有较弱的阿片样作用,但无镇痛作用,现已代替阿片制剂成为应用广泛的非特异性止泻药。所以选项D符合题意。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为防止近效期药品的过期使用,药品零售企业应对药品的有效期实行
  • 跟踪管理

  • 解析:GSP规定,企业应当对药品的有效期进行跟踪管理,防止近效期药品售出后可能发生的过期使用。故本题的最佳答案为D。

  • [单选题]影响因素作用的因素包括药物因素和机体因素,在机体因素中,有生理因素、精神因素、疾病因素、遗传因素、时辰因素等,直接或间接影响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CYP2C19弱代谢型人服用奥美拉唑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属于( )。
  • 遗传因素

  • 解析:1.CYP2C19弱代谢型为遗传因素中的种族差异。

  • [单选题]非处方药专有标识用于
  • 已列入《国家非处方药目录》,并通过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核登记的非处方药药品

  • 解析:非处方药专有标识用于已列入《国家非处方药目录》,并通过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核登记的非处方药药品标签、使用说明书、内包装、外包装的专有标识。故选D。

  • [单选题]加速已经进入肠道的毒物排泄的方法不包括
  • 洗胃

  • 解析:洗胃是清除未吸收的毒物的方法。

  • [单选题]以下不属于免疫分析法的是
  • 红外免疫法

  • 解析:免疫分析法分为放射免疫法和荧光免疫法、发光免疫法、酶免疫法及电化学免疫法等非放射免疫法。

  • [多选题]属于β受体拮抗剂的是
  • 普萘洛尔

    拉贝洛尔

    比索洛尔

  • 解析:本题为识记题,β受体拮抗剂为普萘洛尔、拉贝洛尔、比索洛尔,哌唑嗪、特拉唑嗪属于α受体拮抗剂,故本题选B、C、D。

  • [单选题]黏合剂为
  • 5%CMC浆液

  • 解析:本题为识记题,黏合剂有胶浆类、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羟丙基纤维素(HPC)、甲基纤维素(MC)、乙基纤维素(EC)、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5%~20%的明胶溶液、50%~70%的蔗糖溶液、3%~5%的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的水溶液或醇溶液。故本题选A。

  • [单选题]去除四环素的C6位甲基和C6位羟基后,使其对酸的稳定性增加,得到高效、速效和长效的四环素类药物是
  • 米诺环素

  • 解析:米诺环素为四环素脱去C6位甲基和C6位羟基,同时在C7位引入二甲氨基得到的衍生物,由于脱去06位羟基,米诺环素对酸很稳定,不会发生脱水和重排而形成内酯环的产物。

  • [多选题]下列关于叶酸的描述,正确的是
  • 水溶性B族维生素

    骨髓红细胞成熟和分裂所必需的物质

    妊娠期妇女的预防用药

    可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叶酸缺乏及由叶酸缺乏所致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小剂量用于妊娠期妇女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

  • 解析:叶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有促进骨髓中幼细胞成熟的作用,人类如缺乏叶酸可引起巨红细胞性贫血以及白细胞减少症,对孕妇尤其重要。维生素C与叶酸同服,可抑制叶酸在胃肠中吸收,大量的维生素C会加速叶酸的排出,所以,摄取维生素C在2g以上的人必须增加叶酸的量;抗生素类药物可影响微生物法测定血清或红细胞中叶酸的浓度,出现浓度偏低的现象。正使用苯妥英(抗癫痫药),或是服用雌激素、磺胺类药物、苯巴比妥(安眠药与镇定剂)、阿司匹林时,应该增加叶酸的摄取量;大量摄取叶酸会使服食二苯乙内酰脲的癫痫症患者产生痉挛现象。甲氧喋啶,乙胺嘧啶等对二氢叶酸还原酶有较强的亲加力,能阻止叶酸转化为四氢叶酸,中止叶酸的治疗作用。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jdel1.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正高) 口腔颌面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55)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代码:105)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士)(代码:107) 微生物检验技术(师)(代码:212) 口腔助理医师 住院医师规培(儿外科) 住院医师规培(放射肿瘤科) CT技师 中医学专业知识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