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题目:开窍于二阴的是

解析:五脏与五华、五窍的关系中,心在窍为舌、其华在面,肺在窍为鼻、其华在毛,脾在窍为口、其华在唇,肝在窍为目、其华在爪,肾在窍为耳及二阴、其华在发。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易引起氧化降解的是
  • 酚类药物

  • 解析:易发生水解反应的药物主要有:①酯类药物:具有酯键结构的药物较易水解,相对分子量小的脂肪族酯类极易水解,几乎无法制成稳定的液体制剂。酯类药物制成水溶液时要特别注意pH的调节。一般而言,溶液碱性愈强,水解愈快,如穿心莲内酯在pH7时内酯环水解极其缓慢,而在偏碱性溶液中则水解加快。②酰胺类药物:一般较酯类药物难水解,如青霉素等。③苷类药物:苷类药物在酶或酸碱的作用下产生水解反应,水解的难易程度与构成苷类药物的糖、苷元的种类以及苷元和糖连接的方式有关。如强心苷易水解,故常以较高浓度的乙醇为溶剂,其注射剂多采用水与乙醇、丙二醇或甘油等混合溶剂。如洋地黄酊多采用70%乙醇浸出。答案选A

  • [单选题]含茶叶或不含茶叶的饮片粗粉或提取物用沸水泡服或煎服的制剂( )。
  • 茶剂

  • 解析:本组题考查要点是"茶剂的分类"。茶剂系指将饮片或提取物(液)与茶叶或其他辅料混合制成的内服制剂,可分为块状茶剂、袋装茶剂和煎煮茶剂。袋装茶剂系指将茶叶、饮片粗粉或部分饮片粗粉吸取药材提取液经干燥后,装入袋的茶剂,其中装入饮用茶袋的又称袋泡茶剂。块状茶剂可分不含糖块状茶剂和含糖块状茶剂。不含糖块状茶剂系指将饮片粗粉、碎片与茶叶或适宜的黏合剂压制成块状的茶剂;含糖块状茶剂系指将饮片提取物、饮片细粉与蔗糖等辅料压制成块的茶剂。

  • [单选题]包糖衣中打光所用的物料是
  • 虫蜡

  • 解析:包糖衣丸剂应检查丸芯的重量差异并符合规定,包糖衣后不再检查重量差异,其他包衣丸剂应在包衣后检查重量差异并符合规定;凡进行装量差异检查的单剂量包装丸剂,不再进行重量差异检查。包糖衣中打光所用的物料为虫蜡。答案选C

  • [多选题]郁证,证属心脾两虚的临床表现有
  • 头晕神疲

    多思善疑

    心悸胆怯

  • 解析:ABC其临床表现有多思善疑,头晕神疲,心悸胆怯,失眠健忘,纳差,面色不华,舌质淡,苔薄白,脉细。DE为肝气郁结型和痰气郁结型的表现。

  • [单选题]在注射剂制备中,枸橼酸溶液的作用是
  • 调节pH

  • 解析:本题考点是注射剂的附加剂。附加剂在注射剂中的主要作用是:增加药物溶解度、防止药物氧化、调节渗透压、调节pH、抑制微生物增殖、减轻疼痛等。注射剂常用附加剂主要有:调节pH的附加剂、调节渗透压的附加剂、增溶剂、止痛剂、抑菌剂、抗氧剂等。在注射剂制备中,常用的调节pH的附加剂有盐酸、枸橼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氢钠、磷酸二氢钠和磷酸氢二钠等。

  • [单选题]与少量水共研,形成白色乳状液的中药材是
  • 乳香

  • 解析:本题组考查血竭的来源以及乳香、没药的性状和理化鉴别。乳香呈滴乳状、油滴状或不规则小块,淡黄白色,与水共研形成白色乳状液;没药呈不规则颗粒状或黏结成团块,表面红棕色,与水共研形成黄棕色乳状液。血竭由棕榈科植物麒麟竭果实渗出的树脂加工而成,主产于印度尼西亚的加里曼丹、爪哇、苏门答腊、马来西亚等地。考生应区别乳香和没药的性状特征以及理化鉴定方法。

  • [单选题]恶寒发热、时有汗出、伴心悸,宜选用( )
  • 桂枝配白芍

  •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桂枝配白芍的意义。本题既可考虑两药分别具有的功效,亦可考虑两药的配伍作用。麻黄与桂枝配伍增强发汗的功效;麻黄配白芍可减缓麻黄的发汗之功,但不能治疗心悸;桂枝配白芍,一散一收,可调和营卫,治虚汗症,同时桂枝温通心阳,可治心悸;桂枝配龙骨可治汗症,心悸,但惟恐收敛太过,不利邪气外散;桂枝配细辛可增强发散风寒的功效,恐发汗过之。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jd1epl.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肾内科(正高) 风湿病(副高) 中医儿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3) 中医耳鼻喉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7) 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9) 神经电生理(脑电图)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91)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代码:207) 临床助理医师 医学影像专业知识 内科主治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