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正气不足,邪气易于侵犯人体

C

题目: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主要指的是

解析:C《素问·评热病论》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是说只有在人体正气相对虚弱、抗邪无力的情况下,邪气方能乘虚而入,导致疾病的发生。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全身性血行瘀滞时,多见的舌象表现是( )
  • 全舌青紫

  • 解析:青舌:主寒凝阳郁、瘀血证。全舌青属寒中肝肾,阳郁寒凝;舌边青为内有瘀血

  • [单选题]具有补肝肾、行血脉、续筋骨功效,有补而不滞特点的药物是( )
  • 续断

  • 解析:续断的功效:补肝肾,强筋骨,续折伤,安胎。主治:1.肝肾不足,筋骨不健证。2.铁打损伤,筋伤骨折。3.胎动不安、胎漏、滑胎。

  • [单选题]下列各项,在血液运行中起关键作用的是
  • 心气充沛

  • 解析:心主血脉,即指心气推动和调控血液在脉管中运行,流注全身,发挥营养和滋润作用。只有心气充沛,心阴与心阳协调,血液才能在脉管中正常运行,周流不息,营养全身。故本题选择C。

  • [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不符合戊型肝炎病毒的特性
  • 猴类对HEV不敏感

  • 解析:戊型肝炎病毒为直径27~34nm,无包膜。核酸单正链RNA,属杯状病毒科,迄今,尚未能在细胞培养中使HEV复制。HDV存在于潜伏末期及发病初期的患者粪便中。实验动物中恒河猴易感,国产猕猴感染已获成功。

  • [单选题]治疗五更泻的代表方剂是
  • 四神丸

  • 解析:四神丸为固涩剂,具有温肾散寒,涩肠止泻之功效。用于肾阳不足所致的泄泻,症见肠鸣腹胀、五更溏泻、食少不化、久泻不止、面黄肢冷。

  • [单选题]患者暑令感寒夹湿,症见发热头痛,恶寒无汗,身重困倦,胸闷泛恶,舌苔白腻,脉浮。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
  • 香薷散

  • 解析:难点在于香薷散与藿香正气散都可以用于暑天感受寒湿。香薷散祛暑解表,化湿和中,主治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重困倦,胸闷泛恶,或腹痛吐泻,舌苔白腻,脉浮。藿香正气散散寒解表,化湿和中,主治霍乱吐泄,发热恶寒,头痛,胸膈满闷,脘腹疼痛,舌苔白腻。从上可见,两方主治病机相同,在药物组成上藿香正气散对香薷散进行扩充,即香薷--藿香、紫苏、白芷、桔梗,厚朴--厚朴、陈皮、大腹皮,白扁豆--半夏、白术、茯苓、甘草。两方的主治证候只在于轻重之别。如果临床上以吐泻为主症时多选用藿香正气散,所以本方选用香薷饮。

  • [单选题]诊断早期肺心病的主要根据是
  • 肺动脉高压体征

  • 解析:诊断早期肺心病的主要依据有慢支、肺气肿及其他胸、肺血管疾病,引起肺动脉高压,右心室增大,右心功能不全,颈静脉怒张,肝肿大,肝静反流征,下肢浮肿,其以肺动脉高压体征为主。

  • [单选题]女性,60岁,心前区疼痛6小时入院,心电图Ⅱ、Ⅲ、aVF导联出现异常Q波伴ST段抬高,心肌酶CK明显升高,最可能的诊断是( )
  •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 解析:根据患者病史、症状体征,以前区疼痛6小时入院,心电图Ⅱ、Ⅲ、aVF导联出现异常Q波伴ST段抬高,心肌酶CK明显升高,考虑为心肌梗死可能,Ⅱ、Ⅲ、aVF导联定位在下壁。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j7pd1.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小儿内科(正高) 医院药学(正高) 中药学(正高) 儿科护理主管护师(代码:372) 社区护理主管护师(代码:373) 中医临床三基(护士) 临床专业知识 中医学专业知识 药学(士) 畜牧兽医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