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进食霉变玉米花生
E
题目:患者男性,45岁。低热纳差1个月余,查体:皮肤轻度黄疸,肝肋下4cm、质硬、触及大小不等结节,ALT40U,慢性乙型肝炎病史十年余。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应用选择培养基是为特别筛选除去( )。
未融合的瘤细胞
[多选题]IRMA的优点是
敏感度高
特异性强
结果稳定
[单选题]ELISA双抗夹心一步法检测易出现钩状效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吸光度随抗原浓度的增加而升高
解析:钩状效应是指在双抗体夹心法测抗原的一步法ELISA中,测定显色随着待测标本中抗原浓度的增加而升高至一定程度后,测定吸光度即随抗原浓度的增加而开始下降直到不显色,而出现假阴性结果。强阳性标本易误测为弱阳性,甚至出现假阴性结果,致使漏检。在使用一步法试剂测定标本中含量可异常增高的物质(例如血清中HBsAg、AFP和尿液hCG等)时,应注意可测范围的最高值。用高亲和力的单克隆抗体制备此类试剂可削弱钩状效应。
[单选题]在一个适当的、稳定的反应体系中,补体溶血程度与补体含量的关系为
S形曲线
解析:在一个适当的、稳定的反应体系中,溶血反应对补体的剂量依赖呈一特殊的S形曲线,在轻微溶血和接近完全溶血时,对补体量的变化不敏感,在30%~70%溶血之间的曲线最陡,补体量的少许变动,就会造成溶血程度的较大改变。
[单选题]CH50试验测定的是
总补体溶血活性
解析:CH50试验是以50%溶血时的血清量为依据,可计算补体总溶血活性。是对补体激活最终效应的检测方法,可借此反映补体的整体功能。故正确答案为C。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j30k0p.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