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急性发热 皮肤粘膜病损 淋巴结肿大
ACE
题目:川崎病的主要表现包括
解析: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mucocutaneous lymph node syndrome, MCLS),是一种以全身中、小动脉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表现 为急性发热、皮肤粘膜病损和淋巴结肿大。本病以婴幼儿多见,男孩多于女孩。故选ACE。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佝偻病激期的表现有
方颅
肋骨串珠
"0"形腿
肋膈沟
解析:6月龄以内婴儿佝偻病以颅骨改变为主,前囟边缘软,颅骨薄,轻按有“乒乓球”样感觉。6月龄以后,骨缝周围亦可有乒乓球样感觉,但额骨和顶骨中心部分常常逐渐增厚,至7~8个月时,头型变成“方颅”,头围也较正常增大。1岁左右的小儿可见到胸骨和邻近的软骨向前突起,形成“鸡胸样”畸形。1岁后,开始站立与行走后双下肢负重,可出现股骨、胫骨、腓骨弯曲,形成严重膝内翻(“O”形)或膝外翻(“X”形)样下肢畸形。
[多选题]病理性黄疸的常见疾病有
新生儿肝炎
新生儿败血症
新生儿溶血病
先天性胆道闭锁
新生儿药物性黄疸
解析:病理性黄疸的常见疾病有新生儿肝炎、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溶血病、先天性胆道闭锁、新生儿药物性黄疸、母乳性黄疸
[多选题]影响脉率的因素有 ( )
年龄
性别
运动
情绪
进食
解析:脉率受年龄和性别的影响,婴儿每分钟120-140次,幼儿每分钟90-100次,学龄期儿童每分钟80-90次,成年人每分钟70-80次。另外,运动和情绪激动时可使脉率增快,休息、睡眠则减慢。发烧时,脉率会有所增高。脉率的快慢受年龄、性别、运动、进食和情绪等因素的影响。故选ABCDE。
[多选题]早产儿外观特点不包括 ( )
耳轮廓清楚
足底皮纹多
男婴睾丸降入阴囊
解析:耳壳软,缺乏软骨,耳舟不清楚。仅在足前部见1~2条足纹,足跟光滑。男性睾丸未降或未全降。因此BCD选项错误
[多选题]属于护理质量管理基本任务的是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进行质量教育
制定护理质量标准
进行全面质量控制
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多选题]川崎病的皮肤护理措施应除外
每天用刷子擦洗皮肤
衣被质地无严格要求
解析:患儿出现皮疹,且出现指(趾)端脱皮,应保持皮肤清洁,保持床单位清洁、平整、干燥,被褥衣裤轻软。剪短患儿指甲,防止抓伤皮肤。对半脱痂皮者,用清洁剪刀剪除,并嘱家长及患儿避免人力撕脱,应待其自然脱落,以免引起感染。
[多选题]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包括
抑郁
焦虑
怀疑
孤独
被动依赖
[多选题]关于小儿脉率,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年龄越小脉率越快
体温升高1℃脉率增加10~15次/分
入睡时脉率减少10~12次/分
2岁以下小儿测量部位在心尖部和颞浅动脉
解析:年龄越小脉率越快;入睡时脉率减少10~12次/分;一般情况下,体温升高1℃,脉搏每分钟增快10~15次;颈动脉、肱动脉以及股动脉都是测量脉搏的常用部位;2岁以下小儿测量部位在心尖部和颞浅动脉
[多选题]受食物成分影响,人工喂养和混合喂养婴儿的肠道菌群主要为
双歧杆菌
大肠杆菌
肠球菌
嗜酸杆菌
解析:肠道菌群受食物成分影响,单纯母乳喂养儿以双歧杆菌占绝对优势;人工喂养和混合喂养儿肠内的大肠杆菌、嗜酸杆菌、双歧杆菌及肠球菌所占比例几乎相等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gqwmzd.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