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先上后下,先阳后阴

A

题目:施灸程序应为

解析:临床上一般是先灸上部,后灸下部,先灸阳部,后灸阴部,炷数是先少而后多.艾炷是先小而后大。但在特殊情况下,则可酌情而施,如脱肛时,即可先灸长强以收肛,后灸百会以举陷,因此不可过于拘泥。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治疗热证的药物药性是
  • 寒、凉

  • 解析: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反之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温性。

  • [单选题]紫苏不具有的功效是
  • 平喘利水

  • 解析:紫苏气清香,味微辛,紫苏既能发汗散寒以解表邪,又能行气宽中、解郁止呕,故对风寒表症而兼见胸闷呕吐症状的;紫苏能散表寒,发汗力较强,用于风寒表症,见恶寒、发热、无汗等症,常配生姜同用;如表症兼有气滞,有可与香附、陈皮等同用。紫苏用于脾胃气滞、胸闷、呕恶,不论有无表症,均可应用,都是取其行气宽中的作用,临床常与藿香配伍应用。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gmmv7.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病理学(正高) 中医耳鼻咽喉科(正高) 职业病学(正高) 老年医学(副高) 微生物检验技术(士)(代码:110) 临床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眼科) 临床医师定期考核 乳腺技师 放射医学(中级)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