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药物变质或污染

E

题目:下列哪项不属于诱发药源性疾病的因素

解析:诱发药源性疾病的因素有不合理用药和机体易感因素。其中不合理用药包括:①不了解患者的用药史,随意给患者用药,可引起变态反应或其他不良反应;②联合用药时,忽视药物间的相互作用;③不注意患者原有疾病及机体重要脏器的病理基础,给予对重要脏器有损害的药物,加剧原有疾病的恶变,造成药源性疾病;④无明确治疗目的的用药,不了解药物的药理特点,即药效学和药动学规律,造成不应有的药物反应;⑤患者未经医师许可擅自用药,加大剂量或和多种药物同时应用;⑥用药时间过长,剂量偏大,因药物蓄积致药物中毒;⑦对老年患者、体弱患者或幼儿未作适当的剂量调整致药物过量或中毒;⑧用药方法和剂量选择不当,引起过敏反应(如青霉素外用,大剂量氨苄西林静脉滴注);⑨由于经济利益驱使,处方者用药面较少或过杂,未能考虑用药者利益。机体易感因素包括:乙酰化代谢异常、红细胞生化异常等。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分子有氨基酮结构的,用于吗啡。海洛因等成瘾造成的戒断症状的治疗是
  • 美沙酮

  •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美沙酮的结构和性质。盐酸美沙酮属于氨基酮类μ受体激动剂,作用于吗啡相当,但成瘾性发生较慢,作用时间长。由于戒断症状较轻,因此常用海洛因等成瘾造成的戒断症状。

  • [单选题]治疗哮喘持续状态宜选用( )
  • 糖皮质激素

  • 解析:本题考查哮喘持续状态的药物选择。哮喘持续状态宜选用抗炎效果强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其他药物对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均较弱。故答案选D。

  • [单选题]可作为抗肿瘤药物载体的是
  • 丝裂霉素明胶微球

  • 解析:阿霉素明胶微球、丝裂霉素明胶微球、顺铂聚乳酸微球、甲氨蝶呤明胶微球、阿霉素聚乳酸微球等,为治疗晚期癌症提供有效途径。采用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特别是PLGA为骨架材料,包裹多肽、蛋白质药物制成可注射微球剂,使在体内达到缓释目的。目前已上市的有注射用亮丙瑞林、奥曲肽、生长激素、曲普瑞林等生物技术药物的微球制剂或埋植剂。由于微球技术的发展,长效局部麻醉制剂的研制方向已转向各种形式的局部麻醉药微球的制备,例如聚乳酸、聚乙醇酸及聚乳酸-2-乙醇酸共聚物微球的研制。

  • [多选题]可以静脉给药的剂型有
  • 水溶液型注射剂

    O/W型乳剂型注射剂

  • 解析:本题考查静脉注射给药的特点。按分散系统,注射剂可分为四种类型:(1)溶液型注射剂:包括水溶液型注射剂如氯化钠注射液,可静脉给药;油溶液型注射液如黄体酮注射液,可肌内注射。(2)乳剂型注射液:水不溶性液体或油溶性液体药物可制成乳剂型注射剂,如静脉注射脂肪乳剂。(3)混悬型注射剂:水难溶性药物或注射后要求延长药效作用的药物,可制成水或油混悬液,如醋酸可的松注射液,一般供肌内注射。(4)注射用无菌粉末。静脉注射剂多为水溶液,非水溶液、混悬型注射液一般不能作静脉注射。

  • [单选题]头孢菌素类对细菌的抗菌作用部位是
  • 细胞壁

  • 解析:头孢菌素类药的抗菌作用机制与青霉索类相同,与细菌细胞内膜上主要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结合。

  • [多选题]临床常用的促凝血药类别包括
  • 促凝血因子合成药

    促凝血因子活性药

    影响血管通透性药

  • 解析:促凝血药可分为如下几类:①促凝血因子合成药,如维生素K;②促凝血因子活性药,如酚磺乙胺;③抗纤维蛋白溶解药,如氨甲环酸、氨基己酸;④影响血管通透性药,如卡巴克络;⑤蛇毒血凝酶;⑥鱼精蛋白。故答案选ABD。

  • [多选题]以下哪些药物属于激素类抗肿瘤药
  • 氟他胺

    他莫昔芬

    氨鲁米特

  • 解析:本题考点是抗肿瘤药的分类及代表药,ABD均与激素有关,吉非替尼属于蛋白激酶抑制剂;而长春瑞滨属于长春碱类抗肿瘤药物。

  • [单选题]对正在发作的哮喘无效的平喘药是
  • 色甘酸钠

  • 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色甘酸钠的作用。色甘酸钠是肥大细胞的稳定剂,两个色酮对于活性来说是必需的,且必须保持共平面,失去其平面性,就失去活性,连接两个色酮的碳链不应超过6个,色甘酸钠在肺部的吸收约为8%,在眼部约为0.07%,在胃肠道为1%。这就是采用气雾剂的原因。口服本品仅能吸收0.5%。临床上用于预防支气管哮喘。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gdpd7.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耳鼻咽喉科(正高) 精神病学(正高) 消化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6) 核医学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77) 病案信息技术(士)(代码:111) 住院医师规培(耳鼻咽喉科)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 执业药师 超声医学科 医师定期考核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