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回肠末端及盲肠激惹现象
A
题目:患者,女性,25岁,右下腹痛3个月,常有腹泻,偶有便秘,大便呈糊状,无脓血,无里急后重感,近半个月发热、盗汗。
解析:x线检查:钡剂在病变肠段呈激惹征象,排空很快,充盈不佳,而在病变上下肠段的钡剂充盈良好,回肠末段有钡剂潴留积滞。病变肠道如能充盈,可见粘膜皱襞粗乱,肠壁边缘不规则,有时呈锯齿状。也可见肠腔变窄,肠段收缩变形,回肠盲肠正常角度消失。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急性胰腺炎的实验室检查可见下列哪项升高
白细胞计数
血清脂肪酶
血淀粉酶
C反应蛋白
解析:(1) 血白细胞计数:急性胰腺炎病人早期就有白细胞计数增高。一般在(10-20) x109/L,重症者超过20x109/L;.C-反应蛋白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多。(2) 淀粉酶测定:血清淀粉酶在起病后6-12小时开始升高,48小时开始下降,持续 3-5日。血清淀粉酶超过正常值3倍可诊断本病。尿淀粉酶升高比血淀粉酶升高稍晚,发病后12-24小时开始增高,但下降较慢,持续1-2周。检测血淀粉酶准确性高,影响因素 少,建议以血淀粉酶为主,尿淀粉酶仅作参考。其他一些疾病(如胆石症、胆囊炎、消化性溃 疡穿孔、急性腹膜炎、肠梗阻等)均可有淀粉酶轻度升高,但一般不超过正常值2倍。此外, 淀粉酶的高低不一定反映病情的轻重,病人是否开放饮食或病情程度的判断,不能单纯依 赖于淀粉酶是否降至正常,应综合判断。胰源性胸腔积液、腹水中淀粉酶明显升高。(3) 血清脂肪酶:血清脂肪酶常在病后24-72小时开始上升,持续7 ~ 10日,超过正常 3倍有诊断意义,对发病后就诊较晚的病人有诊断价值,但不能用于早期诊断。
[单选题]七情内伤致病,首先损伤的脏是( )
心
[多选题]下列哪组能使胃酸分泌亢进
胃泌素
胰岛素
组胺
[多选题]中毒性结肠扩张的诱发因素包括( )
低钾
钡剂灌肠
使用抗胆碱药物
使用鸦片酊
[多选题]小青龙汤的药物组成是( )
麻黄、桂枝
细辛、干姜
芍药、炙甘草
半夏、五味子
[多选题]肝硬化患者发生原发性腹膜炎的原因是
腹水形成
抵抗力降低
脾功能亢进
肠道屏障作用减弱,下消化道细菌经淋巴系统进入腹腔
解析:肝硬化患者肠道淤血,屏障作用减弱,致使下消化道细菌经淋巴系统进入腹腔,引起原发性腹膜炎,致病菌多为肠道G-杆菌 。其他如抵抗力降低、脾功能亢进、肝脏合成白蛋白的能力降低和腹水形成等均可能仅对原发性腹膜炎的发生起一定的促使作用,不是肯定的直接作用 。
[多选题]下列腹水检查,哪些符合结核性腹膜炎的诊断
草黄色,比重1.020
Rivalta试验阳性
腹水未找到癌细胞
解析:腹水检查 腹水为草黄色渗出液,静置后自然凝固,少数呈血性。偶见乳糜性,比重一般超过1.016 ,蛋白含量在30g/L,白细胞计数超出5×108/L(500/ul),以淋巴细胞为主。但有时因低蛋白血症,腹水性质可接近漏出液,必须结合全面进行分析。近年主张对感染性腹水的判断应增加实验诊断指标,腹水葡萄糖<3.4mmol/L,pH<7.35时,指示细菌感染,特别是腹水腺苷脱氨酶活性增高时,提示结核性腹膜炎。本病腹水的一般细菌培养阴性,浓缩找到结核杆菌的阳性机会很少,结核菌培养的阳性率也低,但腹水动物接种阳性率可达50%以上。ABD正确。
[多选题]治疗促胃液素瘤的关键在于
使用质子泵抑制剂
使用生长抑素类似物
手术切除肿瘤
解析:治疗促胃液素瘤包括:使用质子泵抑制剂、使用生长抑素类似物、手术切除肿瘤。治疗包括:1、内科治疗 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奥曲肽;2、外科治疗 手术切除肿瘤 3、化疗 包括链佐星(链脲霉素)、链佐星(链脲霉素)加5-氟尿嘧啶、或两者合用再加阿霉素。故选:ACD。
[多选题]急性胰腺炎血清淀粉酶
持续3~5天
高低与病情程度无确切关联
可不升高
解析:1.血清淀粉酶起病后6~12小时开始升高,12~24小时达到高峰,一般持续3~5天后下降,超过500U(Somogy法)即有确诊价值。2.但并不是特异的诊断方法,在发病早期,胰腺血管有栓塞以及某些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时,由于胰腺组织的严重破坏,则可不增高,故BCD正确。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gd48n7.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