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核酸、衣壳 核衣壳、包膜
BC
题目:病毒体的结构包括 (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利用凝胶层析法进行分级分离时大多采用的层析柱长度是
100cm
解析:2-30cm长度多数是组别分离用,100cm长度多数是分离分级用,故答案为E。
[多选题]可疑痢疾病人做粪便细菌培养时应注意 ( )
避免被尿液污染
采取带脓血或黏液的粪便
采样后立即送检
若不能及时送检,应将标本保存在30%甘油缓冲液中
[单选题]能使蛋白质沉淀而又不变性所用的沉淀剂和温度条件是
低温下用硫酸铵
解析:考查蛋白分离纯化技术。分离蛋白质时多利用蛋白质的特殊理化性质,采取盐析、透析、电泳、层析及超速离心等不损伤蛋白质高级结构的物理方法,纯化时,绝对不能采用高温、过酸、过碱、剧烈振荡等实验条件。
[单选题]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增高主要见于
再生障碍性贫血
解析:在本题的5个选项中只有再生障碍性贫血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增高。
[多选题]Ⅰ型超敏反应中肥大细胞释放的活性介质可引起 ( )
趋化作用
毛细血管扩张
血管通透性增加
平滑肌收缩
粘膜腺体分泌增加
[单选题]宽β-病是指
Ⅲ型高脂蛋白血症
解析:Ⅰ型高脂蛋白血症为高CM血症;Ⅱa型高脂蛋白血症为高β-脂蛋白血症,Ⅱb型高脂蛋白血症指的是高β-脂蛋白血症及高前β-脂蛋白血症;Ⅲ型高脂蛋白血症为宽β-脂蛋白血症;Ⅳ为高TG或高VLDL血症;Ⅴ型高脂蛋白血症为混合型高TG或高CM和VLDL血症。
[单选题]哪项不是新生儿溶血病的临床表现
肌张力增高
解析:新生儿溶血病的主要临床表现:①贫血,溶血后红细胞破坏,此时病儿的血红蛋白多低于180g/L,甚至低于120g/L。②高胆红素血症,由于溶血后产生大量胆红素,浓度可达255~340mmol/L,超过340mmol/L可疑存在核黄疸,血清中胆红素增高以未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患儿皮肤严重黄染。③肝脾大,由于贫血髓外造血增加,组织缺氧,代偿性肝脾大。④组织水肿,血浆蛋白减低。⑤肌张力减低,由于溶血,红细胞大量破坏引起贫血及组织缺氧,肌张力减低,各器官功能障碍。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g6ze9.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