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任脉、足太阴经

D

题目:患者,女,25岁。痛经2年,经行不畅,小腹胀痛拒按,经色紫红,夹有瘀块,血块下后痛可缓解,舌有瘀斑,脉沉涩。治疗应以哪组经脉腧穴为主( )

解析:本证治疗应通调冲任,疏调脾经经气,行瘀止痛,故取任脉、足太阴经穴为主。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痰热阻肺,腑有热结证,治宜
  • 宣白承气汤


  • [单选题]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宜用的治疗方药是
  • 防己黄芪汤

  • 解析:本证属风湿在表,气虚不固。脉浮主表,身重主湿,脉浮与身重并见,说明风湿伤于肌表;汗出恶风,一是气虚卫表不固,汗出卫阳更伤,二是风性疏泄,风易行而湿黏滞,故汗出湿不解。故治以防己黄芪汤健脾益气,祛风除湿。

  • [单选题]四逆汤与当归四逆汤二方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
  • 甘草

  • 解析:四逆汤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 本方主治心肾阳衰寒厥证,可用治太阳病误汗亡阳。治宜温壮阳气,回阳救逆。 方中生附子大辛大热,取其迅速峻猛,以温里壮阳,破散阴寒,回阳救逆。干姜温暖脾胃,助阳通脉,与附子相配伍,即附子偏于温先天之阳,干姜偏于温后天之阳,相互为用,相得益彰,功效倍增。炙甘草益气和中,既能助干姜、附子辛甘化阳以补阳,又能制约干姜、附子辛燥峻烈之性,并能调和药性。方药相互为用,以奏温里壮阳,回阳救逆功效。 四逆加人参汤:若四肢厥逆,畏寒蜷卧,脉微下利,利自止而余证仍在者,是阳亡液脱,宜加人参益气固脱、生津资液; 通脉四逆汤:若阴盛格阳,症见下利、肢厥、脉微、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而脉不出者,酌增附子、干姜用量以破阴回阳; 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若“吐已下断,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者”,再酌加猪胆汁引阳入阴,兼防格拒。

  • [单选题]对正常舌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舌边有齿痕

  • 解析:正常舌象   正常舌象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特点——色:淡红鲜明   质:滋润   体:大小适中,柔软灵活   苔:均匀薄白而润   简称“淡红舌,薄白苔”   意义:胃气旺盛,气血津液充盈,脏腑功能正常。   舌神变化(荣、枯)的特征及临床意义。   特征   荣舌(有神) 枯舌(无神)   色 红活明润 晦暗枯涩   体 活动自如 活动不灵活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ervkp.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血液病(正高) 学校卫生与儿少卫生(正高) 烧伤外科学(副高) 中医内科学(副高) 营养与食品卫生(副高) 职业卫生主治医师(代码:363) 中医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5) 超声波医学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78) 输血技术(师)(代码:214) 临床营养(中级)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