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原发性帕金森病

C

题目:患者男,53岁。因“肢体抖动,动作迟缓5年”就诊。5年前患者,自觉右上肢抖动,静止及精神紧张时明显。4年前患者感右上肢写字时发笨,系扣不如以前灵活;右下肢发僵、乏力,行走时右足拖地。3年前开始左侧肢体也出现类似症状,但仍以右侧为著。近1年患者感翻身费劲,言语变笨。自患病以来即有便秘,小便频,入睡困难,易醒。记忆力尚可,无幻觉。既往体健,否认家族史。查体:意识清楚,言语欠清,面部表情减少;右上肢静止性震颤,四肢肌张力增高;病理反射未引出。

解析:1.根据帕金森病诊断标准,该患者有静止性震颤、肌强直和行动迟缓,首先符合帕金森综合征的诊断。慢性起病,逐渐进展;单侧起病;存在静止性震颤;症状持续不对称,首发侧较重;具备支持诊断标准中的3项以上,同时不具备排除标准,因此可临床诊为帕金森病。 2.患者诊断考虑是原发性帕金森病,此病颅脑MRI无特异改变。行颅脑MRI检查主要是为了除外多系统萎缩、进行性核上性瘫痪、脑积水等其他原因所致的帕金森综合征。帕金森病患者多巴胺转运体PET显像检查可见纹状体多巴胺转运体水平明显下降。脊髓MRI、腰椎穿刺、肌电图和脑电图在帕金森病患者中均无特异性改变,无须检查。 4.长期使用复方左旋多巴可出现运动并发症,包括症状波动和异动症。其中,每剂复方左旋多巴的有效作用时间越来越短,称为疗效减退。每剂复方左旋多巴的药效达高峰时出现的肢体不自主舞蹈样动作,称为剂峰异动症。 5.运动并发症的发生不仅与长期应用复方左旋多巴有关,还与用药的总量、发病年龄密切相关。用药总量越大、用药时间越长、发病年龄越轻,越易出现运动并发症。因此,起病之初宜首选多巴胺受体激动药以延缓复方左旋多巴的使用,药物宜从小剂量开始,逐渐缓慢加量以减少用量。起病年龄越早越易出现运动并发症,因此药物剂量增加要越慢。多种药物联合使用可降低复方左旋多巴的剂量。 6.帕金森病患者服用复方左旋多巴有效,但出现运动并发症时可采取脑深部电刺激术。术后患者仍须服药,但可减少剂量。早期帕金森病患者,药物治疗效果好的患者不适宜过早手术。服药无效的帕金森病或帕金森叠加综合征均不适宜手术治疗。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患者因体质虚弱,或过于饥饿、情绪紧张及针刺手法过强等引起头晕、恶心、面色苍白,甚至胸闷心慌、汗出肢冷、脉搏微弱、不省人事的属针刺异常情况中的( )
  • 晕针


  • [多选题]蛛网膜下隙出血的并发症有
  • 心脏受损征

    消化道出血

    急性肺水肿

    脑积水

    继发性脑动脉痉挛


  • [多选题]治疗结核性脑膜炎常用的杀菌药包括
  • 异烟肼

    利福平

    吡嗪酰胺

  • 解析:治疗结核性脑膜炎常用的杀菌药为ACDE,不包括B项儿童因乙胺丁醇的视神经毒性作用,孕妇因对链霉素对听神经的影响而尽量不选用。故选ACE

  • [多选题]关于癫痫发作的描述,下面哪几项是正确的
  • 部分性发作的患者有时可继发为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

    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醒后对抽搐多无记忆

    杰克逊癫痫发作后可以有Todd麻痹


  • [多选题]婴儿痉挛症发作一线AEDS为
  • 强的松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 [单选题]内服不可持续服用,且忌"火锻"的药物是( )
  • 朱砂


  • [多选题]有可能传播朊蛋白的途径是
  • 角膜、硬脑膜的移植

    重复使用CJD患者使用过的未充分消毒的脑电极

    身体破损处与病人的脑脊液接触

    角膜和皮肤与病人的血液接触

    身体破损处、角膜和皮肤与病人的组织接触


  • [多选题]痫性发作期或发作后意识障碍或遗忘状态的出现,患者做出一些表面上似有目的的动作,病灶在
  • 扣带回

    丘脑

    枕叶

  • 解析:根据题意具体获悉病灶在BCE?扣带回前部和后部是边缘系统功能不同的两个区域。扣带回前部参与许多复杂的躯体和内脏运动功能和痛反应, 而扣带回后部与此等功能无关。后部是监控感觉和立体定位及记忆作用的组织。 形态结构决定机能。丘脑下部的体积很小,但它却控制着机体多种重要机能活动。如水代谢、体温调节、糖代谢、脂肪代谢。一侧枕叶皮质主要与两眼同侧的视网膜相联系,因而与两眼对侧的视野有关。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ek7m12.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放射医学(正高)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技术(副高) 口腔正畸学主治医师(代码:357) 疾病控制学主治医师(代码:361) 妇产科护理主管护师(代码:371) 口腔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核医学技师 执业药师 执业兽医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