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6200ml
B
题目:患者男,35岁。体重70kg全身深Ⅱ度烧伤面积为40%,伤后第一个24小时的补液量应为
解析:伤后第一个24小时补液量=体重×烧伤面积%×1.5+每日生理需水量(2000ml)=70×40×1.5+2000=6200ml,晶体液与胶体液之比为2:1,其中晶体液、胶体液共4200ml,5%~10%葡萄糖液2000ml(水)。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下肢牵引时抬高床尾的主要目的是
设置对抗力量
解析:下肢牵引时抬高床尾的主要目的是设置对抗力,保证有效牵引。故答案为A。
[单选题]禁忌洗胃的中毒毒物是
浓硫酸
解析:强腐蚀性毒物(如强酸、强碱)中毒禁止洗胃,应按医嘱给予药物及物理性对抗剂。
[单选题]患者女,60岁。因长期咳嗽伴脓痰于近日发生下肢水肿,查体:桶状胸、颈静脉怒张、肝大、肝颈静脉回流征(+),问所患何病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右心衰竭
解析:患者长期咳嗽伴脓痰,查体见桶状胸,应考虑基础疾病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下肢水肿,应为伴发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结合患者颈静脉怒张、肝大、肝颈静脉回流征(+)的查体表现,右心衰竭的诊断明确。故选D。解题关键:肺源性心脏病是指由于肺组织、胸廓或肺动脉病变引起肺动脉高压,发生向心性肥大,最后发展为右心衰竭的心脏病。
[单选题]护士每天定时为病室通风,患者不太了解,护士向患者解释通风的主要目的不包括
使紫外线进入室内起杀菌作用
解析:通风换气,可变换室内的温度和湿度,从而刺激皮肤的血液循环,刺激汗液蒸发及热量散失,增加患者的舒适感。通风是降低室内空气污染的有效措施,它能在短时间内置换室内空气,从而降低空气中的微生物的密度。通风效果随通风面积(门窗大小)、室内外温度差、通风时间及室外气流速度而异。一般通风30分钟即可达到置换室内空气的目的,故本题选E。
[单选题]肺癌最基本和常用的检查手段是
胸部X线检查
解析:肺癌的检查手段有:①支气管镜检查;②胸部X线检查;③CT扫描;④病理检查;⑤痰液细胞学检查;⑥磁共振成像检查(MRI);⑦活组织检查。其中胸部X线检查为最基本和常用的检查手段,大多数肺癌可以经胸部X线摄片和CT检查获得临床诊断。故选C。解题关键:肺癌最基本最常用的检查是X线,最准确的检查是病理活检。
[单选题]膀胱冲洗时如需滴入药物,需在膀胱内保留
30分钟
[单选题]保证患儿安全措施中下列哪项不妥?
适当地约束患儿
[单选题]血红蛋白50g/L表明
重度贫血
解析:重度贫血血红蛋白在30~60g/L之间。
[单选题]以下疾病中可出现血红蛋白尿的是
急性溶血
解析:血红蛋白尿:大量红细胞在血管内破坏,形成血红蛋白尿,呈浓红茶色或酱油色。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ek1dwj.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