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常在电泳分析标本中添加染色剂,便于观察分析结果 电泳结束后使用染色剂染色观察结果

DE

题目: 常用电泳方法较多,其等电聚焦电泳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问世的一种电泳技术,该电泳方法尤其适合分离分子量相近而等电点不同的蛋白质。

解析:等电聚焦电泳技术常用的pH梯度支持介质有聚丙烯酰胺凝胶、葡聚糖凝胶、琼脂糖凝胶,其中聚丙烯酰胺凝胶最为常用。电泳前后不可使用染色剂直接染色,因为常用的蛋白质染色剂能和两性电解质结合。因此,应先将凝胶浸泡在5%三氯醋酸中去除两性电解质,然后再以适当的方法染色。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下列叙述符合恶性组织细胞病的骨髓象特点的是
  • 出现异常组织细胞

  • 解析:骨髓多数增生活跃,常见有异常组织细胞,其中吞噬性组织细胞在其他疾病中也可出现,没有特异性诊断价值。异常组织细胞出现有诊断价值。多核巨组织细胞对诊断也有重要意义,但出现较少。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明显减低。酸性磷酸酶、非特异性酯酶阳性。

  • [单选题]免疫荧光显微技术中,特异性最高,非特异性荧光染色因素最少的方法是
  • 直接法

  • 解析:荧光抗体染色技术直接法:将特异荧光抗体直接滴加于标本上,使之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本法优点是操作简便,特异性高,非特异性荧光染色因素最少,缺点是敏感度偏低,每检查一种抗原需制备相应的特异荧光抗体。

  • [单选题]某新生儿,男性,出生2天,因“发现皮肤黄染1天入院”。肝功能检查:总胆红素(TBIL)219.4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40.1μmol/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15U/L,血型A,RH(+),母血型0,RH(+)。该患者属于以下哪种类型超敏反应
  • Ⅱ型超敏反应

  • 解析:新生儿溶血属于Ⅱ型超敏反应。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e75gr2.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中医妇科学(正高) 卫生管理(正高) 医院药学(正高) 肾内科学(副高) 口腔颌面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55)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师)(代码:209) 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 住院医师规培(康复医学) 放射医学(师) 临床营养(中级)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