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糖皮质激素 缩瞳剂 磷酰硫胆碱 氯丙嗪

ABCD

题目:下列药物中能引起白内障的药物有( )

解析: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可引起激素性白内障,长期应用缩瞳剂可出现晶状体混浊,长期应用胆碱酯酶抑制剂如磷酰硫胆碱可引起白内障,氯丙嗪长期大剂量应用也可引起白内障。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下列哪种方法不能矫治散光 ( )
  • 表面角膜镜片术


  • [单选题]角膜变性和角膜营养不良最主要的鉴别点在于( )。
  • 角膜变性与后天影响有关,角膜营养不良由于基因异常引起

  • 解析:角膜变性指由于某些先期疾病引起角膜组织退化变质并使功能减退。引起角膜变性的原发病通常为眼部炎症性疾病,少部分原因未明,但与遗传无关。角膜营养不良指角膜组织受某种异常基因决定,结构或功能进行性损害,发生具有病理组织学特征的组织改变。两者最主要的鉴别点在于病变的发生是否受异常基因所调控。因此正确的选项是C。

  • [多选题]眼球震颤的性质包括 ( )
  • 视动性

    迷路性

    职业性

    知觉缺陷性

  • 解析:(一)视觉性眼球震颤 1.视动性眼球震颤:①生理性;②可由注视一列急驶而过的火车等引起;③水平向跳动型,快相与车行方向一致。 2.视力障碍性眼球震颤:①病理性;②由于先天性白内障,高度近视黄斑病变或眼球先天异常;③水平向钟摆型。 3.职业性眼球震颤:①病理性;②由于长期在光线不足的环境中工作所致;③垂直,转向钟摆型。 (二)前庭性眼球震颤 1.迷路性眼球震颤 (1)生理性:①由检查医师引起;②跳动型:如用转椅引起者其快相与旋转方向相反。 (2)病理性:①跳动型;②方向可为水平性,旋转性或混合性;③破坏性病变引起者快相在病变的对侧。 2.中枢性眼球震颤:①跳动型;②眼震方向多为垂直性,旋转性。 (三)眼肌性眼球震颤 1.生理性:向外侧极度注视时即出现眼震,为短的,跳动型,快速朝向注视侧。 2.病理性:由眼肌功能障碍引起,跳动型,快速朝向运动侧。根据病变发生部位可以分为传入性(知觉性)和传出性(运动性)眼球震颤。

  • [单选题]关于前列腺素制剂,不正确的是
  • 可抑制房水生成


  • [多选题]上巩膜静脉压升高所致青光眼的临床特征是( )
  • 上巩膜静脉压超过正常生理值8~12mmHg(1mmHg=0.133kPa)

    常见原因包括甲状腺相关性眼病、颈动脉-海绵窦瘘、Sturge-Weber综合征等

    眼底检查常发现视网膜静脉充盈迂曲

    前房角为开角,常可以发现Schlemm管扩张充血

    激光小梁成形术通常无效,胆碱能药物和肾上腺素类药物降眼压效果好


  • [单选题]先天性梅毒的眼部表现不包括
  • 视网膜脱离

  • 解析:先天性梅毒主要表现为基质性角膜炎及脉络膜视网膜炎。眼底周边部有大量细小棕色或黑色尘埃状色素点,杂有黄灰色脱色斑点,形成典型的“椒盐状”眼底;也有表现为大的孤立病灶,或类似视网膜色素变性。多发生在5~15岁,尚可见鞍鼻、霍奇金齿。

  • [单选题]影响TDM的药物代谢因素是
  • 药物的吸收


  • [单选题]哪种斜视一般不会引起弱视( )
  • 交替性斜视


  • [单选题]在防盲治盲工作中最优先考虑的眼病是( )。
  • 白内障

  • 解析:白内障在我国是首位致盲性眼病,随着人口增加和老龄化,急需治疗的患者逐年明显增加,因此白内障是目前优先考虑的眼病。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e73g92.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针灸学(正高) 中西医结合妇科学(正高) 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正高) 推拿学(副高) 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3) 儿科护理主管护师(代码:372) 临床助理医师 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 中医临床三基(护士) DSA技师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