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骨巨细胞瘤
E
题目:患者30岁,述膝关节间歇性隐痛,肿胀半年多,查胫骨上端内侧肿胀,触之有乒乓球感,在X片上胫骨上端内侧呈膨胀性皂泡样骨质破坏,横径大于纵径,诊断为
解析:患者胫骨上端疼痛肿胀,X片上胫骨上端内侧呈膨胀性皂泡样骨质破坏,考虑是骨巨细胞瘤。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2岁男儿髋臼指数的正常值为
20°以内
解析:髋臼指数:为髋臼外缘至髋臼中心连线与Y线相交的锐角。出生时髋臼指数为25.8°~29.4°;6个月婴儿为19.4°~23.4°;2岁以上者在20°以内。多数学者认为超过25°即为不正常,半脱位可大到25°~30°,全脱位达30°以上。
[单选题]肱骨中段骨折,根据哪项可诊断为并发桡神经损伤 ( )
患肢垂腕,垂指,虎口背侧感觉丧失
解析:桡神经损伤的典型表现是垂腕,故答案B正确。
[单选题]良性软组织肿瘤的主要特点不包括
疼痛
解析:良性软组织肿瘤一般表现为四肢或躯干位于皮下或肌间的无痛性肿块,故本题答案选择C。
[单选题]成人右侧股骨干近1/3骨折时近折段主要移位方式是
前、外及外旋
解析:髂腰肌止于小粗隆,股骨干近段1/3骨折后,由于髂腰肌及臀肌的牵拉作用,股骨近段出现向前、外及外旋移位。
[单选题]肱骨伸直型踝上骨折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前臂缺血性肌挛缩
解析:肱骨伸直型踝上骨折可以发生前臂处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如处理不及时可造成前臂缺血性肌挛缩。
[单选题]抗原抗体反应可描述为
在化学结构和空间构型上呈互补,如同钥匙和锁的关系,因此具有高度的特异性
解析:抗原抗体反应指抗原与相应抗体之间所发生的特异性结合反应。这种反应既可在机体内进行,也可以在机体外进行。抗原抗体反应的过程是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和物理变化,包括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和非特异性促凝聚两个阶段,以及由亲水胶体转为疏水胶体的变化。反应的特点主要有三性:即特异性、比例性、可逆性。本题答案选择E。
[多选题]平足症患者的体征有
足弓下陷消失,足内缘不直
前足外展,跟骨、舟骨结节突出
内踝突出加大,外踝突出变小
足跟变宽,跟底外翻
跟腱止点外移。
解析:不论是哪种类型的平足症,站立时均具有以下的体征:足弓下陷消失,足内缘不直,前足外展,跟骨、舟骨结节突出,内踝突出加大,外踝突出变小,足跟变宽,跟底外翻,跟腱止点外移。本题答案选择ABCDE。
[多选题]下列关于胸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的描述正确的是
经非手术治疗3个月症状无缓解或加重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影像学证实椎间盘突出巨大,脊髓压迫明显,虽然症状轻微,也可考虑手术治疗
侧前方入路椎间盘切除术,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术式
解析:经非手术治疗3个月症状无缓解或加重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影像学证实椎间盘突出巨大,脊髓压迫明显,虽然症状轻微,也可考虑手术治疗;侧前方入路椎间盘切除术,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术式;以上三项描述正确,答案选择BCD。胸椎间盘突出症常用手术方式包括肋横突切除入路摘除突出椎间盘、前路经胸入路脊髓减压、经关节突入路减压椎间融合术等,亦有采用胸腔镜治疗。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e6d874.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