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肝、脾、淋巴结肿大 病因去除后造血可恢复正常 外周血中可出现幼红细胞及幼稚中性粒细胞 常见于造血需要增加时
BCDE
题目:骨髓外造血具有的特点是
解析:BCDE。正常情况下,骨髓外造血极少。生后,尤其在婴儿期,当发生感染性贫血或溶血性贫血等需要增加造血时,肝、脾和淋巴结可随时适应需要,恢复到胎儿时的造血状态,出现肝、脾、淋巴结肿大。同时外周血中可出现有核红细胞和(或)幼稚中性粒细胞。这是小儿造血器官的一种特殊反应,称为“髓外造血”,感染及贫血纠正后即恢复正常。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引起单纯性肥胖的病因哪项是错误的( )
由疾病引 起
解析:疾病引起的肥胖为继发性肥胖,不属于单纯性肥胖。
[单选题]患儿,3个月,母乳喂养,最近大便次数增多。
大便常规
[单选题](68~70题共用备选答案)
新生儿肝炎
解析:D。新生儿肝炎多由病毒引起的宫内感染所致,表现为黄染、肝大及肝功能异常。
[多选题]儿童急性胰腺炎常见的原因有
病毒感染
胰胆管先天畸形
外伤
[单选题]流行性腮腺炎最主要的病理特征
非化脓性腮腺炎
[单选题]该病通常不累及
肠道平滑肌
[单选题]女孩,7岁。因“皮肤苍黄6年,发现脾肿大2个月”入院。血常规示:Hb:78g/L,RBC 2.8×1012/L,Ret 12%,WBC 3.8×109/L,N 55%,L 45%,PLT 100×109/L。经查确诊为“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应采取下列哪项处理
行脾切除
解析:脾切除是治疗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的有效方法,可以达到临床治愈目的。手术以5~6岁后为宜,过早切脾可能影响免疫功能,易患严重感染。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dwzg1j.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