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红细胞表面有A抗原

A

题目:ABO血型系统中的A型血是指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男,38岁,3年前患结核性渗出性心包炎,近1~2个月来呼吸困难、腹胀、水肿。X线示:左、右心缘变直及心包钙化。该患者最可能出现的体征是
  • 颈静脉怒张


  • [单选题]男,69岁,高血压病史15年余,近1个月来心悸、气促,活动明显受限,体检时最可能发现的是
  • 心尖搏动向左向下移位


  • [多选题]颅骨骨折的手术适应证有
  • 大面积的骨折片陷入颅腔深度超过1 cm者,或大面积凹陷致使颅腔狭窄者

    因骨折片压迫或损伤脑功能区,引起局灶或全身的神经功能障碍,如偏瘫、癫痫等

    发生于大静脉窦处的凹陷性骨折,已引起神经体征或颅内压增高


  • [单选题]各型休克的共同点是
  • 有效循环血量锐减

  • 解析:休克是各种强烈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使循环功能急剧减退,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导致组织器官的微循环灌流严重不足,以致重要生命器官功能、代谢严重障碍的全身性危重病理过程。休克的现代概念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最终以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全身组织、器官氧合血液灌流不足、细胞缺氧和代谢紊乱为主要病理生理改变的综合征。目前通常将休克分为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和过敏性休克五类。而各类休克的共同点为有效循环血量不足。故答案应选E。

  • [单选题]休克患者在应用晶体液时,下列错误的是
  • 失血性休克补充血容量时,最恰当的晶体液为5%葡萄糖生理盐水

  • 解析:补充血容量是纠正休克引起的组织低灌注和缺氧的关键。应在连续监测动脉血压、尿量和CVP的基础上,结合患者皮肤温度、末梢循环、脉搏幅度及毛细血管充盈时间等微循环情况,判断补充血容量的效果。首先采用晶体液和人工胶体液复苏,必要时进行成分输血。失血性休克时,一般可根据血压和脉率的变化来估计失血量。虽然在失血性休克中,丧失的主要是血液,但在补充血容量时,并不需要全部补充血液,在抽血查血型和交叉配血后,即可自静脉内快速滴注等渗盐水或平衡盐溶液,在45分钟内输入1000~2000ml,如果检查患者的红细胞比容在30%以上,则仍可继续输上述溶液(补充量可达估计失血量的3倍),不必输血;如果失血量大或继续有失血,应接着输入已配好的血液,全血有携氧能力,可改善贫血和组织缺氧,但仍应补充一部分等渗盐水或平衡盐溶液,这种晶体液和血液同用的补充血容量的方法,可补充因钠和水进入细胞内引起的功能性细胞外液减少,降低红细胞比容和凝血因子Ⅰ含量,以减少毛细血管内血液的黏度和改善微循环的血液灌流;输血最好为新鲜血,在补充血容量的过程中,也可采用血浆代替部分血液,血浆可以维持胶体渗透压,防止水分从毛细血管渗出,对以丧失血浆为主的烧伤、腹膜炎等所致的休克有重要作用。而5%葡萄糖生理盐水是高渗液,0.9%葡萄糖生理盐水的才是等渗液。故答案应选D。

  • [单选题]痰浊中阻型眩晕的证候特点是( )
  • 眩晕,头重如蒙


  • [单选题]可粗略判断心电轴左偏的表现是
  • Ⅰ导联QRS波群主波向上,Ⅲ导联QRS波群主波向下


  • [单选题]窦性心律不齐指同一导联心电图上P-P间期相差
  • >0.12秒


  • [单选题]颅中窝骨折最易损伤哪个颅神经
  • 面神经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dqlmkj.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内分泌(正高) 普通外科(正高) 中医护理(正高) 中西医结合妇科学(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技术(副高) 呼吸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5) 口腔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54) 病理学技术(士)(代码:106) 住院医师规培(外科) LA物理师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