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猩红热
C
题目:下列四种发疹性疾病中,白细胞增高者为
解析:猩红热为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发疹性传染病,白细胞数增高,嗜中性粒细胞占80%以上。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下列不属六味地黄丸的主治证候的是
脑中热痛,面色如醉
解析:六味地黄丸用于肾阴亏虚,症见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
[单选题]猩红热的皮疹出现在发热后
24~48小时
解析:典型的猩红热一般起病很急,临床以发热、咽峡炎、病后24小时内出现弥漫性充血性皮疹为三大特征性表现,发热1~2天出疹,出疹时高热。
[单选题]男性,35岁。2个月前由高处跌落,发生第1腰椎压缩性骨折,双下肢不全瘫,CT片显示脊髓被向后突出的第1腰椎后缘骨嵴压迫。此时应采用
椎管侧后方减压术
解析:患者2月前发生第一腰椎压缩性骨折,双下肢不全瘫,CT显示脊髓被向后突出的第一腰椎后缘压迫。诊断①第一腰椎压缩性骨折②陈旧性脊髓损伤截瘫。出现脊髓损伤时,要尽早治疗,伤后6小时是黄金时期,24小时内是急性期。治疗方式是整复骨折脱位,使脊髓减压并稳定脊柱。应尽早恢复椎管矢状径。在这道题里,依据题意,首先要做的是治疗陈旧性脊髓损伤所造成的不全瘫。A、B、D都不正确。患者骨折发生在胸腰段,只有E选项是可选的,依据见下。单纯脊柱骨折的复位1、自身功能复位法:是指脊柱骨折后,正确地将垫枕放置在伤椎后突处,逐日增高,在伤后一周内可以达到15-18厘米厚,使躯干保持伸展的位置。2、两桌法过伸复位:用两张高度相差30公分左右的桌子,桌上各放一软枕,伤员俯卧,头部置于高桌上,两手把住桌边,两大腿放于低桌上,要使胸骨柄和耻骨联合部悬空,利用悬垂的体重约10分钟后即可逐渐复位。复位后在此位置上石膏背心固定。固定时间需3个月。3、双踝悬吊法:即俯卧,悬吊双踝,复位后同样上石膏背心固定3个月。
[单选题]印刷资料包括健康教育折页、健康教育处方和健康手册等。放置在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候诊区、诊室、咨询台等处。每个机构每年提供不少于( )内容的印刷资料,并及时更新补充,保障使用。
12种
解析:印刷资料包括健康教育折页、健康教育处方和健康手册等。放置在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候诊区、诊室、咨询台等处。每个机构每年提供不少于12种内容的印刷资料,并及时更新补充,保障使用。
[单选题]肾源性水肿最初发生水肿的部位是
眼睑、颜面
解析:肾源性水肿最初发生水肿的部位是眼睑、颜面,后延及全身。
[单选题]用于治疗小儿食滞化热所致积滞的中成药是
小儿化食丸
解析:小儿化食丸功效是消食化滞,泻火通便。用于食滞化热所致的积滞。症见厌食、烦躁、恶心呕吐、口渴、脘腹胀满、大便干燥。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dm8n5.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