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体温39℃ 惊厥10分钟 强直阵挛性发作 脑电图未见异常 神经系统无异常

ABCDE

题目:根据检查结果,诊断为高热惊厥,符合简单型高热惊厥的是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房间隔缺损患儿,出生时及婴儿早期易发生暂时性青紫的原因是
  • 右心房压力大于左心房

  • 解析:A。出生后左房压高于右房,如存在房缺则出现左向右分流,分流量与缺损大小、两侧心房压力差及心室的顺应性有关。生后初期左、右心室壁厚度相似,顺应性也相近,故分流量不多。随年龄增长,肺血管阻力及右室压力下降,右心室壁较左心室壁薄,右心室充盈阻力也较左心室低,故分流量增加。由于右心血流量增加,舒张期负荷加重,故右心房、右心室增大。

  • [单选题](59~61题共用题干)
  • 新斯的明

  • 解析:E。儿童期重症肌无力眼肌型最多见。单纯眼外肌受累,多数见一侧或双侧眼睑下垂,早晨轻、起床后逐渐加重。反复用力做睁闭眼动作也使症状更明显。部分患儿同时有其他眼外肌口眼球外展、内收或上、下运动障碍,引起复视或斜视等。瞳孔光反射正常。药物诊断性试验:当临床表现支持本病时,依酚氯铵或新斯的明药物试验有助诊断确立。

  • [多选题]下腔静脉造影术后7天开始,患儿右下肢 (造影穿刺侧)增粗。右足背动脉搏动亦有所减弱,局部皮肤温度无变化,局部无波动感。与此同时,腹水增多,腹胀加剧,入院第36天(造影术后20天)行腹腔穿刺,腹水外观清亮,镜检未见细胞,蛋白定量为1.0g/L,培养阴性。上述体征提示该病人可能出现了哪些病情变化
  • 右侧股静脉栓形成

    髂外静脉栓形成

    新血栓形成

  • 解析:本问提示有两个方面:一是右下肢肿胀;二是腹水加重。此时,患儿是下腔静脉造影后7天出现右下肢(造影穿刺侧)增粗,局部皮温无变化。同时,腹水增多,腹水性质外观清亮,未见细胞,蛋白定量3g/dl,细菌培养阴性。根据这些特点,首先考虑下肢肿胀的问题。下肢肿胀是水肿还是血肿?如果是血肿,根据提示,局部无波动感,另外单纯右下肢血肿不能解释腹水的问题。因此,我们可以排除C项。关于右下肢局部水肿,是由于炎症引起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所致的炎性肿胀?还是由于静脉、淋巴回流受阻加上患儿的严重低蛋白血症引起的水肿?提示中描述患儿右下肢局部皮肤温度无变化,不符合炎性肿胀。因为炎性肿胀有“红、肿、痛、热”表现。因此,也可以排除右下肢蜂窝组织炎。如上述所分析的,患儿右下肢局部肿胀很可能是由于静脉回流受阻加上严重低蛋白血症引起的。患儿原有下腔静脉上段血栓形成,在引起血栓形成的病理生理基础仍然存在的情况下,加上7天前局部静脉穿刺造成血管损伤,可以在局部诱发新的血栓形成。就其部位而言,我们必须看到该患儿除右下肢肿胀外,还有腹水的增加。血栓形成的部位有可能在右侧股静脉、右骼外静脉、下腔静脉,一处或多处并存,所以B、E、G项均为正确答案。至于心力衰竭引起的下肢水肿。应该是双下肢水肿后伴有肝脏肿大。如果是全心衰或左心衰可有呼吸困难、肺部湿啰音等表现。提示中并没有以上症状描述。因此,第F项答案是错的,根据提示,患儿腹腔穿刺腹水检查的结果是,腹水清亮、无细胞成分、蛋白含量不高、培养阴性。这些不符合原发性腹膜炎引起的腹水表现。

  • [多选题]患儿6个月,腹泻5天,一日7~8次,吐奶两天,今无尿,神萎,哭无泪。前囟眼眶深凹,皮肤弹性极差,四肢冰冷,心音低钝,腹胀应采取最佳措施是()
  • 转送上级医院

  • 解析:答案:E

  • [单选题]新生儿溶血病的确诊主要依据是
  •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

  • 解析:直接抗入球蛋白试验阳性说明胎儿红细胞上有血型抗体可确诊新生儿溶血病。

  • [单选题]如果大便化验为有较多的脂肪球,而需继续哺母乳,此时应该
  • 仅吸吮最初一部分乳汁

  • 解析:B。将哺乳过程分为三部分,即第一部分分泌的乳汁脂肪低而蛋白质高,第二部分乳汁脂肪含量逐渐增加而蛋白质含量逐渐降低,第三部分乳汁中脂肪含量最高,可能是给婴儿停止9甫乳的一个“安全信号”。

  • [单选题]接种卡介苗的禁忌证,不包括
  • 癫痫患者


  • [单选题]0~6个月婴儿人工喂养时首选 ( )
  • 配方婴儿奶粉


  • [单选题]类风湿因子是针对下列哪一分子Fc段抗原决定簇的特异性抗体
  • IgG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dg0vvj.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心血管内科(正高) 眼科(正高) 中医内科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正高) 心电学技术(副高) 理化检验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3) 输血技术(师)(代码:214)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内科) 中医助理医师 中西医结合助理医师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