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治愈后可不遗留任何后遗症
E
题目:有关骨与关节结核的病理改变特点,下列不正确的是
解析:骨与关节结核的病理特点关键是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治疗的目的是要求增加全身抵抗力、消除局部病灶、缩短疗程、减少残疾、防止并发症,骨质破坏后不会再生,故答案E是错误的。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坐骨神经痛,向下肢放射的典型部位是
大腿后侧,小腿外侧和足背外侧痛
解析: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坐骨神经痛,向下肢放射的典型部位是沿着坐骨神经走行,大腿后侧,小腿外侧和足背外侧痛,本题答案选择D。
[单选题]诊断成人脊柱结核最可靠的依据是下列哪项 ( )
X线摄片,椎间隙狭窄,椎体邻缘模糊
解析:X线显示椎间隙狭窄,椎体邻缘模糊,是脊柱结核特征性变化。
[单选题]女性,26岁。3小时前右中指末节被机器削除,指骨外露。下列处理方法中,不宜采用的是
中厚皮片游离移植
解析:在骨性创面上行中厚皮片游离移植难以成活。
[单选题]最常出现专有体征的骨折类型是
斜形骨折
解析:斜形骨折为不稳定性骨折,骨折后可出现疼痛、肿胀、异常活动等体征。
[单选题]胫骨干中上1/3骨折,容易发生
骨筋膜间隔综合征
解析:若胫骨上1/3骨折,可致胫后动脉损伤,引起下肢严重血循环障碍,甚至缺血坏死。小腿的肌筋膜与胫骨、腓骨和胫腓骨间膜一起构成四个筋膜室。由于骨折后骨髓腔出血或肌肉损伤出血或因血管损伤出血均可引起骨筋膜室高压,导致肌肉缺血坏死。后期成纤维化,将严重影响下肢功能。胫骨的营养血管从胫骨干上、中1/3交界处进入骨内,在中、下1/3的骨折使营养动脉损伤,供应下1/3段胫骨的血循环显著减少;同时下1/3段胫骨几乎无肌肉附着、由胫骨远端获得的血循环很少,下1/3段骨折愈合较慢容易发生延迟愈合或不愈合。
[单选题]3岁男童,母亲为之穿衣牵拉右手臂后突然哭闹,不敢屈肘持物,其诊断应首先考虑
右桡骨头半脱位
解析:患儿是手臂被牵拉后出现的哭闹并不敢屈肘持物,考虑是桡骨头半脱位,故本题答案选择E。
[单选题]镜组式放大镜应符合 ( )
工作距离为200~300mm
解析:镜组式放大镜应符合工作距离为200~300mm。
[单选题]关于脊柱结核的外科治疗,下列正确的是
以上都是
解析:脊柱结核一旦出现脊髓受压,原则上都应该采取手术治疗,手术方式通常为经前路清创减压、支撑植骨,一般不采用单纯椎板减压术,手术中应把死骨及干酪样坏死物彻底清除,直至病变椎体出血,故本题答案选择E。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dejnge.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