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规范公共场所经营行为

B

题目: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内容不包括

解析: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第十一条规定卫生防疫机构根据需要设立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员,执行卫生防疫机构交给的任务。第十二条卫生防疫机构对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督职责:①对公共场所进行卫生监测和卫生技术指导;②监督从业人员健康检查,指导有关部门对从业人员进行卫生知识的教育和培训;③对新建、扩建、改建的公共场所的选址和设计进行卫生审查,并参加竣工验收。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关于引发剂(启动剂)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 有可检测的阈剂量


  • [单选题]某地冠心病的死亡率为15%。,说明该地
  • 每1000人中平均有15人死于冠心病

  • 解析:(答案:D)根据死因别死亡率的定义。

  • [多选题]
  • B. 化学物在一定接触条件下,对人体造成损害可能性的定量估计 C. 化学物在规定的使用方式和用量条件下,对人体健康不产生任何损害 D. 通过动物试验和对人群的观察,阐明某种外来化学物的毒性及其潜在危害 E.以定量的概念,在人类接触环境有害因素后,对健康潜在损害的程度进行估测和鉴定 毒性 危险度 完全性 危险度评定 安全性评价 正确答案:A,B,C,D,E(答案:A. 毒性是指外源性化学物与机体接触或者进入人体后,能引起损害的相对能力。(答案:B. 危险度是外源化学物在特定的接触条件下,对机体产生损害作用可能性的定量估计。(答案:C. 安全性是机体在建议接触剂量和接触方式的情况下,不引起损害作用的“实际可靠性”。(答案:D. 危险度评价是对外源化学物在实际接触情况下可能对人群健康造成损害的程度作出估计。(答案:E. 安全性评价是利用规定的毒理学程序和方法评价化学物对机体产生有害效应,并外推至通常条件下对人体和人群的健康是否安全。

  • 外来化合物自身具有的能导致机体损伤的能力B. 化学物在一定接触条件下,对人体造成损害可能性的定量估计

    化学物在规定的使用方式和用量条件下,对人体健康不产生任何损害

    通过动物试验和对人群的观察,阐明某种外来化学物的毒性及其潜在危害

    以定量的概念,在人类接触环境有害因素后,对健康潜在损害的程度进行估测和鉴定

  • 解析:(答案:A. 毒性是指外源性化学物与机体接触或者进入人体后,能引起损害的相对能力。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9z0ezr.html
  • 相关资料
    考试资料
    相关科目: 儿童保健(正高) 小儿外科学(副高) 精神病学(副高) 超声医学(副高) 麻醉学主治医师(代码:347) 公卫主治医师(代码:362) 中医皮肤与性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39) 儿科护理主管护师(代码:372) 住院医师规培(儿外科) 执业兽医(兽医全科类)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