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访视对象的选择 确定访视的目的 准备访视用品 联络被访家庭 安排访视路线

ABCDE

题目:家庭诊视准备工作包括

解析:①确定访视对象;②设计访视路线;③联系访视对象;④准备访视物品;⑤告知访视安排。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下列使用PCA的护理措施中正确的有
  • PCA泵不可在高压氧舱内使用

    使用PCA泵时尽可能使用单独静脉通道

    硬膜外导管留置时间一般不超过2周

  • 解析:PCA的护理:①评估患者基本情况,协助医生确定患者是否适合使用PCA。 ②掌握PCA泵的使用方法、参数设定和镇痛药特性。 ③实施PCA前,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PCA的作用原理,说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征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后方可使用。使用期间做好宣教工作,指导患者正确使用PCA泵,及时汇报不良反应。 ④确保PCA泵给药装置正常运行,熟悉PCA泵常见的报警原因和处理方法,对不能处理的故障,及时通知麻醉医师。 ⑤使用硬膜外PCA泵时,嘱患者保持正确卧姿,防止导管受压、牵拉、折断,导致管道不通或导管脱出,保持导管通畅。 ⑥使用静脉PCA泵时,尽可能使用单独静脉通道。如确需连接三通接头,应将PCA泵接在延长管近端,严禁接在延长管远端。 ⑦PCA泵应低于患者心脏水平放置,电子PCA泵勿接近磁共振仪,不可在高压氧舱内使用。 ⑧自控键应由患者决定何时按压,家属或护士不应随意按压,除非患者要求帮助时。 ⑨PCA泵使用期间给予患者一级护理,密切观察用药量、药物浓度、镇痛效果及其不良反应,定时监测呼吸、血压和脉搏,并做好详细记录,尤其对老年患者。 ⑩详细记录PCA镇痛治疗方案、用药剂量以及镇痛效果,如果出现镇痛不全,应及时通知有关医生,酌情追加镇痛药。 ⑪防治感染:PCA是一种有创的治疗措施,有发生穿刺点感染和硬膜外腔感染的可能性,因此,穿刺时一定注意无菌操作,穿刺点应消毒密封,定期检查,一般每48小时更换一次PCA通道。若已经出现感染征象,可用抗生素软膏涂抹穿刺点皮肤。如发现硬膜外腔有感染征象,则应立即拔除导管,进行抗感染治疗处理。导管留置时间一般不超过两周,两周以后宜重新穿刺置管。 ⑫防治并发症:护士必须注意用药量、浓度和速度有无异常,防止药物过量引起或加重各种不良反应。同时,严密观察PCA使用不良反应,配合医生及时处理。

  • [多选题]急性肾衰竭少尿期的死亡原因有
  • 水中毒

    高钾血症

  • 解析: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因钾排泄不出去,而组织代谢产钾,引起高钾血症,高钾血症严重时可导致心跳骤停。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或无尿期致死的主要原因是高钾血症、水中毒、代谢性酸中毒

  • [多选题]需做特别护理记录的患者是 ( )
  • 休克患者

    危重患者

    大手术后患者

  • 解析:大手术后患者、休克患者、危重患者需做特别护理记录

  • [多选题]目标管理的缺点有
  • 适当的目标不易确定

    目标一般是短期的,而与长期目标脱节

    不灵活


  • [多选题]急诊入院须暂留陪伴人员的患者是 ( )
  • 肝昏迷

    婴幼儿

  • 解析:急疹入院须暂留陪伴人员的患者是: (肝昏迷. 婴幼儿)

  • [多选题]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做血培养检验时,采集标本时应注意 ( )
  • 在发热时采集

    采血量可增到10ml

    应用抗生素前采集

  • 解析:1、最佳采血时间:尽可能在抗菌药物使用前,尽可能在寒颤和发热初起前30分钟-1小时为好。采血的环境应相对洁净。2、静脉穿刺消毒:严格按照皮肤消毒步骤操作(建议使用洗必泰)。血液培养必须特别强调严格消毒,避免皮肤表面或环境细菌造成污染。3、培养瓶的消毒:弃去瓶顶塑料帽,用75%乙醇棉球消毒瓶顶橡皮塞,待干60秒。4、采得的血首先应注入需氧瓶,然后再注入厌氧培养瓶,有利于更好地分离出真菌、绿脓杆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5、采血装置和最小采血量:成人: 10ml/瓶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9gwq0e.html
  • 相关资料
    考试资料
    相关科目: 烧伤外科(正高) 中医耳鼻咽喉科(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技术(副高) 泌尿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1) 广东药学专业初级 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 住院医师规培(泌尿外科)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病理科) 公共卫生管理 外科主治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