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膀胱镜检查加活检

D

题目:男性病人,72岁。无痛间歇性血尿2年,反复左肋隙部剧痛3个月。膀胱镜检查膀胱侧壁三角区散在菜花状肿瘤带蒂。左输尿管口喷血。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下列使用PCA的护理措施中正确的有
  • PCA泵不可在高压氧舱内使用

    使用PCA泵时尽可能使用单独静脉通道

    硬膜外导管留置时间一般不超过2周

  • 解析:PCA的护理:①评估患者基本情况,协助医生确定患者是否适合使用PCA。 ②掌握PCA泵的使用方法、参数设定和镇痛药特性。 ③实施PCA前,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PCA的作用原理,说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征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后方可使用。使用期间做好宣教工作,指导患者正确使用PCA泵,及时汇报不良反应。 ④确保PCA泵给药装置正常运行,熟悉PCA泵常见的报警原因和处理方法,对不能处理的故障,及时通知麻醉医师。 ⑤使用硬膜外PCA泵时,嘱患者保持正确卧姿,防止导管受压、牵拉、折断,导致管道不通或导管脱出,保持导管通畅。 ⑥使用静脉PCA泵时,尽可能使用单独静脉通道。如确需连接三通接头,应将PCA泵接在延长管近端,严禁接在延长管远端。 ⑦PCA泵应低于患者心脏水平放置,电子PCA泵勿接近磁共振仪,不可在高压氧舱内使用。 ⑧自控键应由患者决定何时按压,家属或护士不应随意按压,除非患者要求帮助时。 ⑨PCA泵使用期间给予患者一级护理,密切观察用药量、药物浓度、镇痛效果及其不良反应,定时监测呼吸、血压和脉搏,并做好详细记录,尤其对老年患者。 ⑩详细记录PCA镇痛治疗方案、用药剂量以及镇痛效果,如果出现镇痛不全,应及时通知有关医生,酌情追加镇痛药。 ⑪防治感染:PCA是一种有创的治疗措施,有发生穿刺点感染和硬膜外腔感染的可能性,因此,穿刺时一定注意无菌操作,穿刺点应消毒密封,定期检查,一般每48小时更换一次PCA通道。若已经出现感染征象,可用抗生素软膏涂抹穿刺点皮肤。如发现硬膜外腔有感染征象,则应立即拔除导管,进行抗感染治疗处理。导管留置时间一般不超过两周,两周以后宜重新穿刺置管。 ⑫防治并发症:护士必须注意用药量、浓度和速度有无异常,防止药物过量引起或加重各种不良反应。同时,严密观察PCA使用不良反应,配合医生及时处理。

  • [多选题]关于内脏性疼痛的描述正确的是
  • 痛觉迟钝

    范围不明显

    定位不准确

    缓慢、持续

  • 解析:1.内脏性疼痛是由内脏神经感觉纤维传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的疼痛。内脏感觉纤维分布稀少,纤维较细,兴奋的刺激阈较高,传导速度慢,支配的范围又不明显。疼痛特点是:①痛觉迟钝,对刺、割、灼等刺激不敏感,但对较强的张力(如牵拉、膨胀、痉挛)及缺血、炎症等刺激较敏感;②痛感弥散,定位不准确;③疼痛过程缓慢、持续,常伴有焦虑、不安、恐怖等情绪反应。 2.躯体性疼痛是壁腹膜受腹腔病变(血液、尿液、消化液、感染等)刺激所致,由躯体神经痛觉纤维传入中枢神经。其特点是对各种疼痛刺激能准确反映病变刺激的部位,常引起反射性腹肌紧张。如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当波及壁腹膜时,可出现明确的麦氏点疼痛和右下腹局限性腹膜刺激征表现。 3.牵涉性疼痛指某个内脏病变产生的痛觉信号,被定位于远离该内脏的身体其他部位。如急性胆囊炎出现右上腹或剑突下疼痛,常伴有右肩背部疼痛。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9gw48d.html
  • 相关资料
    考试资料
    相关科目: 计划生育(副高) 环境卫生(副高) 护理学(副高) 骨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18) 中医皮肤与性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39) 外科护理主管护师(代码:370)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修复科) 医学临床三基(医师) 中西医结合助理医师 全科主治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