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1:2

A

题目:某护士刚从护理学院毕业,参与科室工作不久。

解析:1.继续护理学教育是继护士的规范化培训之后,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为主的一种终身性护理学教育。护理技术人员每年参加继续护理学教育的最低学分为25分。【该题针对“领导工作概述”知识点进行考核】 2.一级医院的医护比为1:1,二级和三级医院的医护比为1:2。【该题针对“领导工作概述”知识点进行考核】 3.领导的行为应按下列程序逐步推移:高工作与低关系—髙工作与高关系—低工作与高关系—低工作与低关系。领导者对初步成熟的下属给予说明、指导和检查;除安排工作外,还必须重视对下属的信任和尊重,增加关系行为的分量属于高工作、高关系。【该题针对“领导工作概述”知识点进行考核】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0.2%溶液可以用于手的消毒的是
  • 过氧乙酸

  • 解析:过氧乙酸、碘酊和乙醇可用与皮肤消毒。但在这三种里,浓度要求是0.2%的只有过氧乙酸。胃镜是不耐热的精密仪器,一般用戊二醛浸泡来消毒灭菌。在各选项中,属于粉剂的只有漂白粉。将排泄物5份加漂白粉1份,放置2~6小时,可对排泄物起到消毒作用。

  • [单选题]下面不符合护理管理发展趋势的是
  • 管理思想的单一化

  • 解析:在护理管理的发展趋势中我们强调管理思想的现代化,管理向不同层次、多元化管理目标转变。

  • [单选题]降低烟酒的价格对吸烟、酗酒行为来讲是一种
  • 促成因素

  • 解析:1.降低烟草价格可以促使吸烟、酗酒行为得以实现,属促成因素。【该题针对“相关专业知识3”知识点进行考核】 2.【该题针对“相关专业知识3”知识点进行考核】 3.【该题针对“相关专业知识3”知识点进行考核】 4.社会风气、大众传媒是健康行为重要的强化因素。 1.倾向因素 是指产生某种行为的动机、愿望,或是诱发某行为的因素。倾向因素包括知识、信念、态度和价值观。 2.促成因素 是指使行为动机和意愿得以实现的因素,即实现或形成某行为所必需的技能、资源和社会条件。包括保健设施、医务人员、诊所、医疗费用、交通工具、个人保健技术及相应的政策法规等。 3.强化因素 是指激励行为维持、发展或减弱的因素。主要来自社会的支持、同伴的影响和领导、亲属以及保健人员的劝告等。【该题针对“相关专业知识3”知识点进行考核】 5.代乳品价格昂贵是促使母乳喂养得以实现的促成因素,故选B。【该题针对“相关专业知识3”知识点进行考核】

  • [单选题]李某,女,20岁,非常害怕猫,见到猫就出汗,心跳加速,慌忙躲避,被诊断为恐惧症。医生采用放松技术与适当刺激相结合的方法,帮助李某逐渐由能够观看小猫,到接近小猫,到触摸小猫,这种循序渐进消除敏感行为的方式为
  • 系统脱敏法

  • 解析:系统脱敏法是一种最常用的行为治疗方法,它应用"抗条件作用"原理以解除患者的与焦虑有联系的神经症等行为问题。系统脱敏法的基本原则是交互抑制,即在引发焦虑的刺激物出现的同时让患者作出抑制焦虑的反应,这种反应就会削弱、最终切断刺激物同焦虑反应间的联系。

  • [单选题]判断小儿支气管肺炎严重程度的指标是
  • 有无累及其它系统

  • 解析:①轻症肺炎:主要是呼吸系统受累,其他系统无或仅轻微受累,无全身中毒症状。②重症肺炎:除呼吸系统受累外,其他系统也受累且全身中毒症状明显。所以判断小儿支气管肺炎严重程度的指标是有无累计其它系统。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小儿肺炎病因及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

  • [单选题]某妇女,28岁,平素月经规律,26~28天一次,每次持续4天,其月经第一天是10月1日,今日是10月3日,那么,她的子宫内膜变化处于
  • 月经期

  • 解析:该妇女月经期为4天,10月1日开始第一天,10月3日还处于月经期。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第一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 [单选题]颅内压增高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
  • 头痛

  • 解析:头痛是颅内压增高最常见的临床表现。

  • [单选题]休克患者使用血管扩张药的前提条件是
  • 血容量已补足

  • 解析:血管扩张药可以解除小动脉痉挛,关闭动静脉短路,改善微循环,但可使血管容量扩大、血容量相对不足而致血压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从而影响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所以,只有当血容量基本补足而患者发绀、四肢厥冷、毛细血管充盈不良等循环障碍未见好转时才考虑应用。

  • [单选题]根据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将法定传染病分为
  • 三大类共39种

  • 解析:甲类:共2种,包括鼠疫、霍乱。(2) 乙类:共26种,包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 风、猩红热、布鲁杆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3) 丙类:共11种,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棘球蚴病、丝虫病、感染性腹泻病(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除外)。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9gw1dd.html
  • 相关资料
    考试资料
    相关科目: 普通外科(正高) 营养与食品卫生(正高) 卫生管理(正高) 耳鼻咽喉科学(副高) 口腔内科学(副高) 变态反应(副高) 临床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耳鼻咽喉科) 放射医学(士)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