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中医辨证疫毒痢相当于现代医学细菌性痢疾的临床类型是
  • 正确答案 :C
  • 中毒型菌痢


  • [单选题]主治阴暑证的方剂是
  • 正确答案 :D
  • 香薷散


  • [单选题]下列划分人体阴阳不确切的是
  • 正确答案 :D
  • 腹部为阳,背部为阴

  • 解析:腹为阴,背为阳

  • [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八法”内容的是
  • 正确答案 :C
  • 宣法、通法

  • 解析:八法:汗、和、下、消、清、温、补、吐

  • [单选题]深吸气时脾脏在左肋下4cm但未超过脐水平,临床为脾大
  • 正确答案 :B
  • 中度


  • [单选题]下列症状中哪一项不是麻黄汤的证治要点
  • 正确答案 :D
  • 肢体酸楚疼痛


  • [单选题]灸法的主治作用是:
  • 正确答案 :C
  • 温经散寒

  • 解析:温经散寒 寒性病证

  • [单选题]医疗机构执业医师违反卫生行政管理的法律、法规应承担的行政责任中不属于"行政处罚"的是
  • 正确答案 :C
  • 降职


  • [单选题]骨折整复标准哪一项是错误的:
  • 正确答案 :E
  • 骨骺损伤不必复位,可自行矫正


  • [单选题]对急性重型肝炎诊断无提示意义的是
  • 正确答案 :A
  • ALT>1000U/L

  • 解析:急性或局限性肝损害   (2)慢性肝病: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   (3)A/G比值倒置 肝外因素 (1)低蛋白血症见于: (2)高蛋白血症:主要是因球蛋白增高引起。 肝脏病常用的血清酶及同工酶检查包括: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碱性磷酸酶(ALP)   γ-谷氨酰转移酶(GGT,γ-GT)   乳酸脱氢酶(LDH)及其同工酶 (LDH1、LDH2、LDH3、LDH4、LDH5)   ALT存在非线粒体内  80%AST存在线粒体内 ALT、AST:   ①急性病毒性肝炎:ALT/AST >1;   ②慢性肝炎进入活动期:ALT/AST <1;   ③肝硬化:转氨酶活性取决于肝细胞进行性坏死程度;   ④肝内、外胆汁淤积:转氨酶轻度增高或正常;   ⑤急性心肌梗死:6~8小时后AST增高。   注:转氨酶的升高程度与肝脏损伤的严重程度无关。   终末期转氨酶活性正常或降低。 ALP:ALP增高见于:   ①肝胆系统疾病:各种肝内、外胆管阻塞性疾病,如胰头癌、胆道结石,ALP明显增高。   ②骨骼疾病:纤维性骨炎、骨肉瘤、佝偻病、骨软化症、成骨细胞瘤及骨折恢复期等,ALP均可增高。   γ-谷氨酰转移酶(γ-GT、GGT)   临床意义:增高见于:   肝癌和肝内阻塞:诱发肝细胞产生GGT增多,同时肝癌细胞也合成GGT,可达参考上线的10倍以上;   肝脏疾病:急性肝炎GGT呈中等度升高;GGT持续升高,提示病变活动或病情恶化。   LDH及其同工酶:   LDH广泛存在机体的各组织中,特异性较差。   ①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后8~18小时开始增高;   ②肝脏疾病:急性和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癌(尤其是转移性肝癌);   ③恶性肿瘤。   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两对半检查

  • [单选题]以下哪点不是病人的义务
  • 正确答案 :D
  • 不可以拒绝医学科研试验


  • [单选题]治疗实热积滞燥结难下,首选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C
  • 芒硝

  • 解析:芒硝清热通便,适宜火热内结之大便不通,燥结难下,使实热之邪从大便排走,故正确答案选C

  • [单选题]"喜清肃"的脏是
  • 正确答案 :B

  • [单选题]截瘫患者症见双下肢痿废不用,二便排泄失常和性功能异常,脉沉细,证属
  • 正确答案 :B
  • 肝肾亏虚型

  • 解析:截瘫患者双下肢废弃不用,造成的二便失常,性功能异常,脉沉细症属肝肾亏虚型

  • [单选题]患者,男,58岁。每日清晨即腹胀泄泻,白昼如常人,喜热饮食,舌质淡,脉沉细。首选药物是
  • 正确答案 :D
  • 吴茱萸

  • 解析:症状显示患者脾肾阳气亏虚,五更腹泻,治疗宜温补脾肾之阳,又要燥湿止泻,故正确答案选D

  • [单选题]下列问诊内容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E
  • 您胸部疼痛向左上肢内侧放射吗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9g1k1d.html
  • 相关资料
    推荐科目: 传染病(正高) 肿瘤外科(正高) 内分泌学(副高) 中医全科学(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学主治医师(代码:352) 妇幼保健主治医师(代码:364) 中医耳鼻喉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7) 广东药学专业初级 护士资格证考试 放射医学(师)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