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0.5寸

B

题目:足少阴肾经向上行至腹部的经脉,位于前正中线旁开几寸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清燥救肺汤治疗痿病,其治法体现了
  • 清热润肺

    濡养筋脉

  • 解析:肺热津伤证:发病急,病起发热,或热后突然出现肢体软弱无力,可较快发生肌肉瘦削,皮肤干燥,心烦口渴,咳呛少痰,咽干不利,小便黄赤或热痛,大便干燥。舌质红,苔黄,脉细数。证机概要:肺燥伤津,五脏失润,筋脉失养。治法:清热润燥,养阴生津。故正确答案为BC。

  • [单选题]水肿期间,应严格记录出入量,每日测体重。当每日尿量少于多少毫升时,要警惕癃闭的发生
  • 500ml


  • [单选题]痫病首见于
  • 《内经》


  • [单选题]盗汗之名,首见于
  • 《金匮要略》

  • 解析: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首用“盗汗”来命名。故本题选D。避错:本题易错选A。避错方法:盗汗是指入睡后出汗,醒来后汗自干的一种症状, 《黄帝内经》记载为“寝汗”,就是指睡觉时出汗,到了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才用“盗汗”来命名。盗汗首见于《金匮要略》。应熟悉掌握常见中医证名的历史沿革。

  • [单选题]患者汗出恶风,微劳尤甚,易于感冒,体倦乏力,面色少华,舌苔薄白,脉细弱。治疗应首选
  • 玉屏风散

  • 解析:肺卫不固证:汗出恶风,稍劳汗出尤甚,或表现半身,某一局部出汗,易于感冒,体倦乏力,周身酸,面色㿠白少华,苔薄白,脉细弱。根据主症辨为肺卫不固证,证机概要:肺气不足,表虚失固,营卫不和,汗液外泄。治法:益气固表。代表方:桂枝加黄芪汤或玉屏风散加减。两方均能补气固表止汗,但前方能调和营卫,适用于表虚卫弱、营卫不和引起的汗证。后方补肺益气,固表止汗,适用于表虚不固的汗出。故正确答案为C。

  • [单选题]患者喉中痰鸣如吼,喘而气粗息涌,胸高胁胀,咳呛阵作,咳痰色黄,黏浊稠厚,排吐不利,口苦,口渴喜饮,汗出,面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其证候是
  • 热哮证


  • [多选题]黄疸病的主要病因有
  • 脾胃虚弱

    感受时邪疫毒

    饮食所伤

  • 解析:形成黄疸的病理因素,主要是湿。脾胃虚弱,一则使肝失所养,胆液不循常道,二则湿由内生而从寒化;外感时邪外感湿浊、湿热等时邪蕴结于中焦;饮食所伤,湿浊内生,故此题选ACD。避错:本题易错选B,但应注意形成黄疸的病理因素,主要是湿,由于湿阻中焦,脾胃功能失常,影响肝胆的疏泄,以致胆汁不循常道,溢于肌肤,而发生黄疸。故可排除B。

  • [单选题]下列导致十二指肠溃疡胃酸分泌异常的因素中哪项不正确( )
  • 胃排空减慢

  • 解析:胃排空减慢反而会减弱胃酸的分泌,而壁细胞对胃泌素特别敏感,胃酸反馈性抑制机制失灵,对进餐刺激后的胃酸分泌在溃疡活动期增强,晚间胃酸分泌明显增多均可导致十二指肠溃疡胃酸分泌异常。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8lgnmw.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口腔医学(正高) 口腔颌面外科学(正高) 胸心外科学(副高) 中医眼科学(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技术(副高) 口腔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54) 广东省药学专业中级职称(中药学类) 放射医学技术(士)(代码:104) 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公共卫生执业助理医师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