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瘘管切除

B

题目:患者男性,52岁,3周前发现右下后牙龈有小包,有时口腔内觉有咸水。无其他不适,曾在外院摄X线片。查见右下第一前磨牙咬合面龋洞深,探无感觉,叩痛异常感,右下第一磨牙近中根尖部龈瘘,叩痛(-),牙髓活力正常。X线片见右下第一前磨牙根尖X投射区不规则,边界模糊。右下第三磨牙前倾阻生,余未见异常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内踝上八寸以下,循行于下肢内侧中部的经脉是( )
  • 足太阴脾经


  • [多选题]口腔从外向内建立了多层次防护屏障,它们是
  • 唾液屏障

    免疫细胞屏障

    免疫球蛋白屏障

    口腔耐受性

  • 解析:唾液覆盖在黏膜表面,形成唾液屏障;黏膜能防止外界东西进入组织内,起物理屏障作用,其内有免疫细胞和免疫蛋白形成免疫屏障,故选 ABCD

  • [多选题]PFNI牙本质的切端层中出现气泡,可能的原因有
  • 不透明瓷层有气泡

    瓷粉堆积时混入气泡

    烧烤时升温速度过快,抽真空速率过慢

    烤瓷炉密封圈处有异物,影响真空度

    在瓷粉混合中或混合后有杂质

  • 解析:不透明瓷层有气泡。瓷粉堆积时混入气泡。烧烤时升温速度过快,抽真空速率过慢。烤瓷炉密封圈处有异物,影响真空度。瓷粉混合中或混合后有杂质。这些都是导致切端层中出现气泡的原因【考点】

  • [多选题]下颌骨的测量项目
  • SNB

    Go-Pg

    MP-FH

  • 解析:常用测量上、下颌骨相对颅部及其他结构位置关系的项目有(1)SNA角:由蝶鞍中心、鼻根点及上牙槽座点所构成的角。反映上颌相对于颅部的前后位置关系。当此角过大时,上颌前突、面部侧貌可呈凸面型,反之上颌后缩面部呈凹面型。(2)SNB角:蝶鞍中心、鼻根点及下牙槽座点所构成的角。反映下颌相对于颅部的位置关系。此角过大时,下颌呈前突,反之下颌呈后缩。(3) ANB角:上牙槽座点、鼻根点与下牙槽座点构成的角,此角亦即SNA角与SNB角之差。此角反映上下颌骨对颅部的相互位置关系。当SNA大于SNB时ANB角为正值,反之ANB角为负值。(4)NP-FH(面角):面平面NP与眼耳平面FH相交的后下角。此角反映下颌的突缩程度。此角越大表示下颌越前突,反之则表示下颌后缩。(5)Y轴角:蝶鞍中心与颏顶点连线(SGn)与眼耳平面(FH)相交的下前角,此角亦反映颏部的突缩,此角越小则表示颏部越突,反之则表示颏部越缩。Y轴同时代表面部的生长发育方向。(6)NA-PA(颌凸角):由鼻根点至上牙槽座点连线(NA),与颏前点至上牙槽座点连线(PA)延长线之角,此角反映面部的上颌部分相对于整个侧面的关系。当PA延长线在NA前方时,此角为正值,反之为负值。此角越大表示上颌的相对突度越大,反之表示上颌相对后缩。(7)MP-FH(下颌平面角):由下颌平面(MP)与眼耳平面(FH)的交角。此角代表下颌体的陡度,下颌角的大小,也反映面部的高度。此外,也有依下颌平面(MP)与前颅底平面(SN)交角来代表下颌平面角的,其意义同与FH所成的下颌平面角。(8)ANS-Ptm(上颌长):翼上颌裂点与前鼻棘点在FH平面上垂足间之距离。代表上颌的长度。(9)S-Ptm(上颌位置):翼上颌裂点与蝶鞍中心点在FH平面上垂足间的距离。表明上颌后界与蝶鞍中心点间的位置关系,亦反映上颌骨的前后位置关系。(10)Co-Po(下颌长):髁突后缘切线与颏前点切线在下颌平面上垂足间的距离。代表下颌骨的综合长度。(11)S-Co(下颌位置):髁突后切线与蝶鞍中心在FH平面上垂足间的距离。代表下颌髁突后界与蝶鞍中心间的位置关系,同样也代表下颌骨的前后位置关系。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8lgd9w.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推拿学(正高) 心电学技术(正高) 放射医学(副高) 变态反应(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副高) 输血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90) 儿科护理主管护师(代码:372)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中西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中医临床三基(药师)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