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血清淀粉酶

A

题目:流行性腮腺炎时,下列何种血清酶升高

解析:流行性腮腺炎时,血清淀粉酶及血清淀粉酶S-同工酶明显升高。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关于瑞氏染色后单核细胞形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染色质粗糙致密,排列均匀


  • [单选题]粒细胞缺乏症患者发生感染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明显的变化是
  • 中毒颗粒

  • 解析:中性粒细胞重度减少时,其细胞核常固缩,胞质内出现空泡。在感染时,粒细胞可有明显中毒颗粒和空泡。

  • [单选题]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数量减少常见于
  • 伤寒或副伤寒


  • [单选题]循环红细胞更替周期是
  • 120天

  • 解析:网织红细胞经约48小时成完全成熟的红细胞,释放入血液,平均寿命约120天。

  • [单选题]当标本的Hct大于多少时,应对血液与抗凝剂的体积比进行调整( )。
  • 0.55


  • [单选题]患者男性,50岁,脾大8cm,血中淋巴细胞比例增高,疑诊多毛细胞白血病,确诊首选的组织化学检查为
  • 酸性磷酸酶加L-酒石酸染色

  • 解析:多毛细胞白血病具有特征性的染色是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阳性,不被左旋(L)酒石酸抑制。

  • [单选题]男性,50岁,腹泻、水样便3~4次。自服呋喃唑酮(痢特灵)6片,次日感胃寒、发热、头昏,并解茶红色小便1次。体检:重度贫血貌,巩膜黄染,肝、脾未扪及。检验:血红蛋白60g/L,网织红细胞20.1%;尿隐血阳性,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20年前因发热服磺胺药后有过类似症状发作,未治疗,1周后自愈。此例最可能的诊断为
  • G-6-PD缺乏症

  • 解析:药物可诱发G-6-PD缺乏症,临床特点为服用了呋喃唑酮、磺胺甲基异噁唑等出现溶血症状。

  •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骨髓增生性疾病的共同特点
  • 常有脾肿大,而肝常不肿大


  • [单选题]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引起新生儿溶血病的血型抗体是
  • IgG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83l77l.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妇产科(正高)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正高) 肿瘤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41) 麻醉学主治医师(代码:347) 康复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48) 中医护理中级职称(代码:374) 住院医师规培(放射肿瘤科) 公卫医师定期考核 口腔学专业知识 放射医学(士)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