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不规则热
B
题目:结缔组织病的常见热型是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男,2岁。生后母乳不足,未及时添加辅食,食欲差,有时腹泻,逐渐消瘦。因清晨出现面色苍白、大汗淋漓急诊来院。体检:体重7kg,皮下脂肪减少,腹壁皮下脂肪厚度<0. 4cm,皮肤干燥、苍白,肌张力明显减低,肌肉松弛。脉细无力,心音较低钝。
营养不良
解析:正确答案:C
解析: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是由于缺乏能量和(或)蛋白质所致的一种营养缺乏症,主要见于<3岁婴幼儿。该患儿自幼母乳喂养不足,没有及时添加辅食符合病因诊断。正常2岁小儿体重应为12kg,身高85cm,该小儿体重下降,身高低于正常。并有皮下脂肪减少,皮肤干燥、苍白,肌张力明显减低,肌肉松弛,脉细无力、心音较低钝的表现,根据发病年龄、病因和临床表现该小儿患有营养不良,并发症自发性低血糖。
[单选题]较早出现以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的是
新生儿肝炎
[单选题]最可能的诊断是
肺结核
[单选题]溶血性贫血的主要临床表现是
面色发黄,巩膜黄染
[单选题](74~76题共用备选答案)
疼痛常固定于病变局部且常有压痛
[单选题]男孩,6岁。2年前发热、稀便后,右下肢不能行走,经治疗后热退,但下肢跛行至今。现在下肢肌力Ⅱ级,右足下垂,诊断为脊髓灰质炎后遗症。请问脊髓灰质炎瘫痪期的主要特征为
不对称性弛缓性瘫痪,感觉存在;有发热
解析:D。脊髓灰质炎脊髓型最常见,其瘫痪特点两侧不对称得迟缓性瘫痪,多见于单侧下肢,无感觉障碍,多从起病后3~4天或第二次发热后1~2天开始,体温正常后瘫痪不再进展。
[单选题]新生儿产热机制主要依靠
棕色脂肪的产热作用
解析:E。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尚不完善,皮下脂肪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肤表皮角质层差,易散热,早产儿尤甚。寒冷时无寒战反应而靠棕色脂肪化学产热。早产儿棕色脂肪少,产热能力差,寒冷时更易发生低体温。
[单选题]Crohn病主要好发部位是
回肠末端
解析:Crohn病的病变可累及全消化道,但主要侵犯回肠末端,其次是结肠。
[单选题]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初种第1次的时间是
2个月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80zl2e.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