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巴氯芬是一种γ氨基丁酸类似物 在一些研究中证明,替扎尼定对治疗腰痛有效

AC

题目:急慢性疼痛的康复治疗中应用肌松药是很常见的。以下关于肌松药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解析:A.巴氯芬是一种γ氨基丁酸受体激动剂类似物,它抑制脊髓中的突触传导。   B.氨甲苯二酯是异丙基甲丁双脲的活性代谢产物,而不是环苯扎林的活性代谢物,这是一种时效性的静脉控制药物。   C.一些研究已经证明,替扎尼定对背部肌肉骨骼疼痛有效,困倦为其主要终止原因。   D.由于肌松药对骨骼肌收缩机制几乎没有作用,因此骨骼肌松弛药的命名不佳。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关于数字评定量表上的疼痛评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疼痛分数降低,提示疼痛治疗预后良好

    它与通过语言评定量表和VAS评定的疼痛高度相关

  • 解析:数字评定量表与VAS或语言评定量表的得分相一致。每次评估都应该使用该量表。对于评估影响疼痛强度的药物治疗过程很灵敏。

  • [单选题]术后镇痛常用的给药途径不包括
  • 气管内、鼻腔


  • [单选题]下列关于美洛昔康的描述,错误的是
  • 与阿司匹林无交叉变态反应

  • 解析:美洛昔康虽然属于选择性COX-2抑制剂,但与阿司匹林及其他非甾体类药物仍可能有交叉变态反应。

  • [单选题]口腔黏膜枸橼酸芬太尼(OTFC)应用于口腔颊黏膜,总的明显的生物利用率是()
  • 50%


  • [单选题]脑变性疾病的基本病理改变中不包括
  • 脊髓前角细胞、脑干后组运动神经元、皮质锥体细胞及锥体束的神经元丧失


  • [多选题]当归补血汤的药物组成是( )
  • 当归

    黄芪


  • [单选题]SCI患者中,由于过度使用而导致的疼痛通常见于()
  • 肩部和上肢

  • 解析:肌肉骨骼疼痛在SCI的急性期和慢性期均很常见。继发于过度使用的慢性疼痛常见于肩和上肢,并且由于骨折和内固定术、机械性不稳定以及骨质疏松患者可有脊柱疼痛。

  • [单选题]47岁女性无明显诱因出现恶心、心悸入急诊,既往有慢性顽固性心绞痛病史。下列关于胸痛的说法错误的是()
  • 若考虑心脏X综合征,该患者可能会有异常的冠状动脉造影表现

  • 解析:A.急性冠脉综合征存在性别差异、男性更容易出现胸痛、左臂疼痛或盗汗,恶心更常见于女性。 B.心血管X综合征是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心绞痛样胸痛。虽然心血管X综合征的症状是非心脏性的,但是相当大比例的患者出现心绞痛是心肌短暂缺血造成的。 C.尽管存在尖端的医疗和外科手术,包括经皮血管疗法,仍有大量的患者患有慢性顽固性心绞痛。在这类患者中疼痛的改善需要的辅助疗法使用,其中脊髓电刺激(SCS)是最具前景的。对照研究表明慢性顽固性心绞痛接受SCS可缓解症状,相当于外科手术或血管内再灌注过程,而并发症和再住院率更低。同样,在类似患者中,SCS证明了相对手术或经血管疗法的高效益性。 D.由于SCS机制不明,其治疗心绞痛仍然难为医学界所接受。

  • [单选题]以下关于纤维肌痛的说法正确的是()
  • 均有原发性和继发性纤维肌痛综合征

  • 解析:A.这两个操作标准是慢性广泛疼痛,即至少3个月的身体所有4个象限和轴向骨架的疼痛,并于4kg压力时至少在18个触诊压痛点中出现11个点阳性。 B.纤维肌痛症的确切发病机制尚未阐明,然而根据目前观点,各种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在疾病的表现中起到一定的作用。除了其他因素,炎症、外伤和免疫过程、静力问题、内分泌失调、抑郁症、焦虑状态和压力因素被认为可触发此综合征。中枢情感功能障碍和/或感官的痛苦记忆可能在上述不同的疾病中起作用,并导致纤维肌痛。 C.基本上,纤维肌痛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纤维肌痛较继发性纤维肌痛更常见。再仔细的检查也找不出触发原发性纤维肌痛综合征的任何明确的机体因素。另一方面,伴继发性纤维肌痛的炎性风湿病或胶原性疾病等潜在疾病的诊断相对容易些。 D.风湿过程缓解后纤维肌痛相关症状通常不消失,表明一些中枢机制可能与持久的疼痛和痛觉过敏有关,可能是由于某种中枢情感痛苦的记忆和/或感官的疼痛记忆或其他潜在的外周免疫进程的障碍所致。正是这种继发性纤维肌痛时疼痛和痛觉过敏的共存与全身炎症风湿性疾病相关,证明了纤维肌痛不能严格分离疼痛与疼痛的敏感性。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7lz95j.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呼吸内科(正高) 口腔医学(副高) 输血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90) 护理学主管护师(代码:368) 护理学(护师)(代码:203) 药学(师)(代码:201) 住院医师规培(康复医学) 医学检验专业知识 护士资格 中药学(师)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