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3∶2
D
题目:血浆中钠氯之比为
解析:血浆中钠氯之比约为3∶2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正常新生儿消化系统的特点是 ( )
胃呈水平位,贲门括约肌发育较幽门括约肌差
解析:婴幼儿消化系统有如下特点: 一、 新生儿唾液腺发育不完善,唾液分泌量少,故口腔粘膜干燥。婴幼儿口腔粘膜柔嫩,血管丰富,加之婴幼儿不懂得保护口腔,所以容易损伤和出血。 二、 胃容量小,胃液分泌量比成人少,乳儿胃液中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含量均不及成人,故每日饮食次数要比成人多。 三、 婴幼儿肠粘膜上皮细胞所分泌的免疫球蛋白A(IgA)低,所以易患细菌性或病毒性肠炎。 四、 婴幼儿肠道长度与身高比例相对地比成人长,这样有利于增加肠道消化和吸收食物的面积,以满足婴幼儿生长发育的需要。但婴幼儿的肠壁薄,粘膜脆弱,肠液中的各种酶含量较成人低,对完成消化吸收功能不利。同时肠系膜长而薄弱,容易被牵长,因此发生肠套叠、肠扭转的机会比成人高。
[多选题]关于小儿用药的特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新生儿使用氯霉素,易发生“灰婴综合征”
小儿处于不同年龄阶段,对药物的反应不同
小儿对影响水盐代谢和酸碱代谢的药物特别敏感
解析:小儿对某些药物特别敏感,易造成过量中毒,如吗啡类药物;小儿对某些药物又较耐受,如苯巴比妥等镇静剂,用药须较成人更大。?止泻剂,输液治疗,甚至抗生素的使用与否,自有医师的专业判断,因此不应该立刻使用止泻剂
[单选题]不属于健康干预方法范畴的是
视频传播
[单选题]小儿泌尿道感染最常见的途径是
上行性感染
解析:该题为基础知识记忆题。备选答案均是对感染途径的描述。小儿泌尿道感染最主要的感染途径是上行感染,其他有血源感染(继发于新生儿、婴幼儿败血症)、淋巴感染和直接感染。故该题正确的答案是C。
[多选题]蛲虫病的最佳治疗方案为
内服药如噻嘧啶
外用药如噻嘧啶栓剂塞肛
强调预防,避免重复感染
解析:方案1. 甲苯达唑口服效果最佳.2. 恩波吡维铵口服,7天后再服1次.药片不可咬碎.必要时可在2周后重复治疗.服药后1~2天粪便会染成红色.3. 噻嘧啶口服,连服3天,疗效很好.4. 苄酚宁为了防止复发,间隔14日后再服一剂,疗效佳,副作用少,偶有恶心、呕吐反应.
[单选题]患儿女,2岁。因高热惊厥遵医嘱给予地西泮肌内注射,已知针剂规格为10mg/2ml,小儿剂量为0.1~0.3mg/kg,护士应抽取药液量为
0.6ml
解析:假设抽取药液量Xml,2~12岁:体重(kg)=年龄×2+8kg=2×2+8=12kg假如给0.3mg/kg,针剂规格为10mg/2ml,即5mg/ml,5×X=0.3×12,X=0.72,所以最多给0.72ml。
【该题针对“实践能力-小儿用药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单选题]对小儿胸围发育描述错误的是
可于出生后3~4个月时暂时超过头围
解析:1岁时胸围和头围相等;新生儿胸廓几乎成圆桶状;胸围大小与儿童营养和胸廓发育有关;出生时胸围与头围相差约2cm
[单选题]下列关于医院感染资料收集的叙述错误的是
只能通过回顾性方法收集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7l18p.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