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

C

题目:病情平稳后在局麻下做肾活检。病理报告:免疫荧光,IgG(++),IgA(++),IgM(++),C3(+++),Fib(++),在肾小球系膜区及毛细血管袢呈颗粒状沉积;光镜示肾小球增大呈分叶状,系膜细胞明显增生,肾小球滤过膜增厚并呈双轨状。根据以上病理报告可诊断为何种肾小球肾炎

解析:根据WHO1982年关于肾小球疾病分类方案,将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分为:①微小病变:免疫荧光阴性。光镜下基本不能发现病变,偶尔可见有系膜细胞轻度增殖或系膜基质轻度产生。②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肾炎:指部分肾小球和(或)肾小球局部性的病变,病变的性质可以是硬化坏死、增殖、渗出等。③弥漫性病变。A.膜性肾病指肾小球基底膜增厚,钉突形成,甚至呈梯状结。B. 增殖性病变:a.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主要表现为系膜细胞增生及系膜基质增多.b.膜性增殖性肾小球肾炎,主要表现为系膜细胞增生,系膜细胞及基质通过副系膜区插入内皮及肾小球基底膜之间,并由于免疫复合物的刺激,内皮细胞产生基膜样改变而致“双轨”现象;C毛细血管内增殖性肾小球肾炎,主要表现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明显增生以致毛细血管腔狭窄;d.致密沉积物性肾小球肾炎,该病是膜性增殖性肾炎的一种亚型,除具有膜性增殖性肾炎的改变外,主要是肾小球基底膜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见大小不等的电子致密物沉积;e.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主要表现为肾小球包氏囊上皮细胞增生并形成新月体(半月体)改变。四、硬化性病变:肾小球肾炎各种病理改变的最终结果表现为弥漫性硬化,呈“玻璃球”改变。根据以上的病理特点。本例病理诊断为:膜性增殖性肾小球肾炎。因此C项为正确答案。其余均为错误的。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右心房、右心室、肺循环、左心房血流量增多,而左心室、体循环血流量减少,这是下述哪种先天性心脏病的血流动力学改变
  • 房间隔缺损


  • [多选题]小儿巨大肾积水的定义是指
  • 超过24小时尿液总量的肾脏积水

  • 解析:答案:B

  • [单选题]14岁女孩,3天来出现发热、咳嗽,伴有恶心、呕吐、呼吸深快、呼气烂苹果味,继而出现昏迷。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 [多选题]小儿腹泻的补液原则是
  • 有循环障碍者,先用2:1等张含钠液扩容

    输液速度原则是先快后慢

    低渗脱水第一天补液用2/3张含钠液

    累积损失应于8~12小时补足

  • 解析:ABCD。溶液中电解质溶液与非电解质溶液的比例应根据脱水性质(等渗性、低渗性、高渗性)分别选用,一般等渗性脱水用 1/2张含钠液、低渗性脱水用2/3张含钠液、高渗性脱水用1/3张含钠液。若临床判断脱水性质有困难时,可先按等渗性脱水处理。输液速度:主要取决于脱水程度和继续损失的量和速度,对重度脱水有明显周围循环障碍者应先快速扩容,20ml/kg等渗含钠液, 30~60分钟快速输入。累积损失量(扣除扩容液量)一般在8~12小时补完,每小时8~ 10ml/kg。脱水纠正后,补充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时速度宜减慢,于12~16小时补完,约每小时5ml/kg。

  • [多选题]为尽快明确诊断,进一步检查应考虑(提示:胸部CT示纵隔巨大肿物;胸腔积液未见明显增多而不宜做胸腔穿刺;颈淋巴结穿刺活检仍为增生性淋巴结炎;颈淋巴结摘除活检未实施)
  • 微创性纵隔肿块穿刺活检

    骨髓穿刺细胞学检查

    复查血常规


  • [单选题]足月儿产伤所致颅内出血最常见的类型
  • 硬脑膜下出血


  • [单选题]2岁小儿身材矮小、匀称,下列哪项诊断不太可能
  • 克汀病

  • 解析:由于克汀病的身材不匀称,上部量大,因此不可能。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799q5p.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中医肛肠学(正高) 职业病学(正高) 核医学(正高) 康复医学(正高) 精神病学(副高) 急救护理(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副高)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1)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代码:207) 公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