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对癌细胞和正常体细胞都有"杀灭"作用

C

题目:下列关于单克隆抗体抗肿瘤药物的描述,错误的是

解析:本题考查单克隆抗体抗肿瘤药的作用特点。单克隆抗体的作用机制是药物在癌细胞膜外与生长因子竞争结合受体,阻断信号传递过程,从而阻止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单克隆抗体抗肿瘤药(简称单抗药)在癌症治疗方面最突出的优点是选择性"杀灭",就是只对癌细胞起作用而对正常体细胞几乎没有伤害,从而有效地抑制癌细胞的增长和扩散,并大幅度降低毒副作用。曲妥珠单抗、利妥昔单抗、西妥昔单抗主要通过上述机制发挥作用,贝伐单抗作用机制较为特殊,作用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阻碍VEGF与其受体在内皮细胞表面相互作用,从而阻止内皮细胞增殖和新血管生成。单抗药为大分子蛋白质,静脉滴注蛋白可致患者发生过敏样反应或其他超敏反应。应用西妥昔单抗治疗者80%以上可能发生皮肤反应,其中约15%症状严重。在单独使用曲妥珠单抗治疗的患者中,中、重度心力衰竭的发生率为5%。监护要点:①建议单抗药在用前尽可能先做基因筛查。②注意单抗药综合征:过敏反应,利妥昔单抗可致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肿瘤溶解综合征,应用西妥昔单抗患者如发生严重的皮肤反应必须中断治疗,在使用曲妥珠单抗治疗的患者中应密切观察有无心脏功能减退的症状和体征。故答案选C。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依据药物临床评价的对象和内容判断,对目标适应证患者的治疗作用的初步评价是指
  • Ⅱ期临床试验

  • 解析:由此题可掌握的要点是治疗药物评价。新药上市前,临床试验分为3个阶段。Ⅰ期临床试验(A)以健康受试者进行初步的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评价;Ⅱ期临床试验(B)是对目标适应证患者的治疗作用的初步评价;Ⅲ期临床试验(C)是验证药物对目标适应证患者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Ⅳ期临床试验(D)是新药上市后的评价,在广泛使用条件下考察药品疗效和不良反应。临床验证试验(E)系错误概念。因此,该题的正确答案是B。

  • [多选题]转复房颤的药物有( )。
  • 胺碘酮

    多非利特

    普罗帕酮

  • 解析:转复房颤的药物有胺碘酮、普罗帕酮、多非利特、依布利特等。

  • [多选题]治疗流行性结膜炎局部给予(滴眼)的抗病毒药有
  • 碘苷

    酞丁安

    阿昔洛韦

  • 解析:利巴韦林滴眼液适用于单纯疱疹病毒角膜炎和急性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羟苄唑滴眼液适用于急性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

  • [单选题]高血压伴消化性溃疡患者不宜选用的药物是( )
  • 利血平

  • 解析:本题考查抗高血压药的不良反应。支气管哮喘患者禁用普萘洛尔,精神抑郁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禁用利血平,肾动脉狭窄及孕妇禁用氯沙坦、卡托普利。

  • [单选题]关于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作用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
  • 易导致低血糖

  • 解析:食物中的糖类主要是淀粉和蔗糖,都必须被水解成单糖才能被吸收利用,水解依赖于α-葡萄糖苷酶的作用。仅一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可竞争性地与α-葡萄糖苷酶结合,抑制该酶的活性,从而减慢糖类水解产生葡萄糖的速度,并延缓葡萄糖的吸收,降低餐后血糖,但并不增加胰岛素分泌,所以不会导致低血糖,会维持动态平衡。此类药物对1、2型糖尿病患者均适用。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795d9.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耳鼻咽喉科(正高) 口腔医学(正高) 血液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10) 肿瘤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41) 核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45) 临床医学检验学主治医师(代码:352) 主管药师(代码:366) 住院医师规培(康复医学) 住院医师规培(外科) 住院医师规培(医学检验科)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