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500~600℃

B

题目:当药物不溶于水、乙醇或可与重金属离子形成配位化合物干扰检查时,需将药物加热灼烧破坏,所剩残渣用于检查。此时灼烧的温度应保持在

解析:在水、乙醇中难溶,或能与重金属形成配位化合物的有机药物,温度控制在500~600℃炽灼后的残渣,经处理后,依一法检查。温度越高重金属损失越多,温度太低灰化不完全。故正确答案为B.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注射剂的质量要求不包括哪一条
  • 无微粒

  • 解析:注射剂的质量要求包括无菌、无热原、澄明度合格、pH值在4~9范围内、与血浆渗透压相等或接近、安全性、稳定性、降压物质、不溶性微粒等。故正确答案为B.

  • [单选题]改善了对细胞的通透性
  • 6位引入氟原子

  • 解析:对喹诺酮类药物,6位引入氟原子可使抗菌活性增大,增加了对DNA回旋酶的亲酶性,改善了对细胞的通透性,所以第1题答案为C。吡啶酮酸的A环是喹诺酮类药物发挥抗菌作用必需的基本药效基团,所以第2题答案为D。5位引入氨基可以提高吸收能力或组织分布选择性,所以第3题答案为B。

  • [单选题]按苷键原子不同,苷可以分为
  • O-苷、S-苷、N-苷和C-苷

  • 解析:按苷键原子分类根据苷键原子的不同,苷类可以分为(氧苷)、(硫苷)、(氮苷)和(碳苷)。故正确答案为E.

  • [单选题]下列有关浸出方法及工艺的叙述错误的是
  • 浸渍法和渗漉法都是动态浸出方法,因而效率较高

  • 解析:浸渍法是在常温或温热(60℃~80℃)条件下用适当的溶剂浸渍药材以溶出其中有效成分的方法。本法适用于有效成分遇热不稳定的或含大量淀粉、树胶、果胶、黏液质的中药的提取。但本法出膏率低,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当水为溶剂时,其提取液易于发霉变质,需注意加入适当的防腐剂。而渗漉法是不断向粉碎的中药材中添加新鲜浸出溶剂,使其渗过药材,从渗漉筒下端出口流出浸出液的一种方法。但该法消耗溶剂量大、费时长,操作比较麻烦。故此题应选B。

  • [单选题]关于药品正确使用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与成人相比,儿童应用药物的最佳剂量均较低

  • 解析:儿童不是成人的缩小,儿童不宜套搬使用成人药,对儿童用药的安全性,应给予高度的重视。故此题应选E。

  • [单选题]下列哪一项不是预防处方差错的防范措施
  • 如核对人发现调配错误,应及时更正,并取回正确药物

  • 解析:审核处方,发现问题不猜测,立即与相关人员沟通,确认无误后调配。故此题应选C。

  • [单选题]有机磷中毒常用的急救药物是
  • 阿托品

  • 解析:本题考查中毒解救。有机磷中毒常用急救药物是阿托品。

  • [单选题]房室瓣关闭发生在
  • 等容收缩期初

  • 解析:心室开始收缩后,心室内压力升高,室内压超过房内压时,推动房室瓣关闭,而因室内压较低,半月瓣仍关闭,从房室瓣关闭到主动脉瓣开启前的这段时期,心室收缩不能改变心室的容积,为等容收缩期。故正确答案为A.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765wj.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消化内科(正高) 小儿外科(正高) 妇产科(正高) 急救护理(正高) 口腔颌面外科学(副高) 放射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44) 中医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5) 住院医师规培(全科医学) 护士资格证考试 公共卫生管理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