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中位数

C

题目:对于一个分布不明的资料,或是分布一端或两端出现不确定值,用于描述其集中趋势是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易感人口增加,导致麻疹流行属于
  • 宿主因素发生变化,宿主比重增加


  • [单选题]氨丙嗪用药过量引起血压下降时,应选用
  • 去甲肾上腺素


  • [单选题]外源化学物经皮肤途径吸收主要通过
  • 简单扩散

  • 解析:本题为基本知识题,考核外源化学物经皮肤吸收的机制。外源化学物经皮肤吸收可分为两个阶段即穿透阶段和吸收阶段。穿透阶段是外源化学物透过皮肤表皮,即角质层的过程,角质层对皮肤通透性有决定性作用。外源化学物主要经简单扩散透过角质层而被吸收,因此正确答案为B。外源化学物经生物膜转运机制有5种,即简单扩散、滤过、主动转运、载体扩散、胞饮和吞噬,这些机制各有特点。简单扩散是外源化学物最主要的生物转运机制。

  • [单选题]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匹配因素越多越好

  • 解析:此题是理解判断题,考查考生对匹配的理解。一般来说,对某一因素进行匹配可以消除掉该因素的可能混杂作用,提高统计效率,但同时也失掉了对这一因素进行分析的机会,既不能分析其作为研究疾病的危险因素的作用,也不能分析该因素与其他因素间的交互作用,造成信息丢失。由此可见,通过匹配我们可获得效率但又会丢失信息,若所选匹配因素越多,丢失的信息亦越多。因此,匹配因素不宜太多,一般认为,以只列入主要的、明显的混杂因素为宜。

  • [单选题]可用于描述一组计量资料离散程度的指标是
  • R

  • 解析:描述定量资料离散程度常用的指标有极差(R)、四分位数间距(Q)、方差(S2)、标准差(S)及变异系数(CV)。R即极差,也称全距,是=描述定量资料变异程度最简单的指标。题中X是算数平均数,M是中位数,G是几何均数。P25是第25位百分位数。

  • [单选题]豆类食物可与谷类食物混合食用而提高谷类蛋白的营养价值,是因为豆类食物中富含
  • 赖氨酸


  • [单选题]胰岛素分泌
  • 以代谢物反馈调节为主


  • [单选题]引起胸膜间皮瘤的固体致癌物是
  • 石棉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6znp0d.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放射医学技术(正高) 中医外科学(副高) 外科护理(副高) 全科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01) 疼痛学主治医师(代码:358) 辽宁初级中药士 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住院医师规培(全科医学)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正畸科) 临床营养(师))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