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急性胃黏膜病变
C
题目:男,73岁。饮酒后呕吐咖啡样胃内容物2次,量约200ml。有冠心病史,近一周每天口服阿司匹林75mg。查体:T36.5℃,P90次/分,R18次/分,BP128/68mmHg。神清,腹软,剑突下有轻压痛,未触及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
解析: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阿司匹林,同时饮酒后呕吐咖啡样内容物,首选考虑急性胃黏膜病变导致的上消化道出血。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支持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是
骨髓中巨核细胞减低
解析:再生障碍性贫血由于骨髓造血功能衰退,可有多部位骨髓增生低下,骨髓象红系、粒系、巨核系三系细胞减少,答案为D。淋巴细胞、网状细胞、浆细胞等非造血细胞比例明显增高,故A、B错误。由于骨髓增生低下,骨髓红系有核细胞减少,外周血不会出现有核红细胞,故E错误。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主要存在于成熟阶段的分叶核及杆状核中性粒细胞,其他血细胞均呈阴性反应。NAP的检查方法是外周血涂片经染色后,在油镜下连续观察100个成熟中性粒细胞,记录其阳性反应细胞所占的百分率,即为阳性率。再生障碍性贫血只是骨髓造血衰竭,并没有中性粒细胞的分化成熟障碍,往往表现为幼稚细胞再生不足,中性粒细胞成熟过度,故尽管外周血粒细胞计数很低,但NAP阳性率常常是增高的。
[单选题]某幼儿园有200名儿童,近一周内有30名儿童相继出现发热,手心、脚心出疹子,口腔有溃疡等症状,经诊断均为手足口病。提示该病流行强度为
暴发
解析:疾病流行强度常用散发、暴发、流行表示。散发是指某病发病率呈历年的一般水平,各病例发病的时间地点无明显联系,散在发生。暴发是指一个地区或集体、短时间内突然有很多相同的病人出现。流行是指某病在某地区显著超过该病历年(散发)的发病率水平。大流行是指某病的发病率远远超过该病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流行水平。该幼儿园短期出现很多手足口病病例,属暴发。故本题选E。
[单选题]乳晕着色,乳晕上肥大皮脂腺形成小隆起
蒙氏结节
解析:妊娠早期黑格征是指双合诊检查发现子宫峡部极软,宫颈和宫体似不相连。妊娠时卵巢表面呈现小而散在的不规则红色突起称为蜕膜斑。乳晕着色,乳晕上肥大皮脂腺形成小隆起称为蒙氏结节。妊娠12~14周起,子宫出现不规则的无痛性收缩,特点为宫缩稀发、不规律和不对称,称为BraxtonHicks收缩。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是指妊娠仰卧位时,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胸闷、面色苍白、出冷汗、心跳加快及不同程度血压下降,当转为侧卧位后,上述症状即减轻或消失的一组综合征。
[单选题](2001)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较少出现
肌肉血肿
解析:一般起病隐袭,表现为散在的皮肤出血点及其他较轻的出血症状,如鼻衄、牙龈出血等。紫癜及淤斑可出现在任何部位的皮肤或黏膜,但常见于下肢及上肢远端。ITP患者的出血表现在一定程度上与血小板计数有关,血小板数在20~50×10/L之间轻度外伤即可引起出血,少数为自发性出血,如淤斑、淤点等,血小板数小于20×10/L,有严重出血的危险,血小板数小于10×10/L,可能出现颅内出血。查体通常无脾大,少数患者可有轻度脾大,可能由于病毒感染所致。肌肉血肿较少出现
[单选题]某护士在给一位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注射时,不慎被病人用过的针头刺伤手指。为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应首先采取的措施是
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解析:对高危人群(尤其HBsAg阳性,同时HBcAg阳性孕妇的新生儿;意外受HBV感染,如被HBsAg阳性血液污染的针头刺伤或被HBsAg阳性血液溅人眼结膜或口腔黏膜或输入HBsAg阳性血液、手术刀损伤皮肤等)多主张立即(24小时之内)肌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故选D。
[单选题]右心衰竭时,产生水肿的主要始动因素是
毛细血管滤过压增高
解析:水肿形成机制主要有:①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营养不良、各种原因导致的低蛋白血症);②毛细血管内静水压升高(各种原因引起的静脉回流障碍、循环血容量增加等);③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高(血管活性物质、炎症、细菌毒素、缺氧等);④淋巴液回流受阻(淋巴结切除术后或淋巴管阻塞等)。心源性水肿主要是右心衰竭的表现,右心衰竭时,体循环静脉血液回流障碍,致使体循环静脉压力增高,即毛细血管内静水压升高,迫使水分流向组织间隙导致水肿。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6z67ew.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