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一级文献资料
A
题目:作为信息源,药学学术期刊登载的研究论文属于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药学信息源。药学信息源依据文献资料最初来源分为三级。药学专业期刊登载的研究论文属于一级文献资料(A)。二级文献资料(B)分为索引和文摘。三级文献资料(C)在一、二级文献的基础上归纳、综合、整理而成,例如药品标准、药品集、专著类、百科类等。备选答案D,E不存在,为干扰答案。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在病理情况下,粪隐血可见于( )。
胃癌
解析:在病理情况下,粪隐血可见于:(1)消化道溃疡: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隐血阳性率可达55%~77%,可呈间歇性阳性,虽出血量大但非持续性。(2)消化道肿瘤:胃癌、结肠癌患者的隐血阳性率可达87%~95%,出血量小但呈持续性。(3)其他疾病:肠结核、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全身性疾病如紫癜、急性白血病、伤寒、回归热、钩虫病等;对老年人则有助于早期发现消化道恶性肿瘤。
[单选题](肾功能不全者的药物排泄机制)有机酸排出减少
肾小管分泌减少
解析:肾小管分泌减少。尿毒症患者体内蓄积的内源性有机酸可与弱酸性药物在转运上发生竞争,使药物经肾小管分泌减少。轻、中度肾衰竭时,这种竞争所致的有机酸排出减少可能比功能性肾单位减少更重要。
[单选题]秋水仙碱治疗痛风急性发作期为首选,推荐的首剂量是
0.5~1mg
解析:秋水仙碱为治疗急性痛风的首选药物,有两种用法:①首剂0.5~1mg顿服,以后0.5mg,每2小时,直至疼痛缓解或出现呕吐或腹泻,24小时内的最大剂量为6mg,症状缓解后0.5mg,2~3次/日,维持数天后停药。②1mg,3次/日,1周后剂量减半,疗程为2~3周,适合老年患者,多数患者在24~48小时内急性症状缓解。用于预防痛风发作,秋水仙碱0.5~1mg/d。秋水仙碱的特效还具有特征性诊断意义。
[单选题]下列抗肿瘤药物中存在高致吐风险的是
顺铂
解析:顺铂的不良反应肾脏毒性:单次中、大剂量用药后,偶会出现轻微、可逆的肾功能障碍,可出现微量血尿。多次高剂量和短期内重复用药,会出现不可逆的肾功能障碍,严重时肾小管坏死,导致无尿和尿毒症。消化系统:包括恶心、呕吐、食欲减低和腹泻等,反应常在给药后1~6小时内发生,最长不超过24~48小时。偶见肝功能障碍、血清转氨酶增加,停药后可恢复。 造血系统:表现为白细胞和(或)血小板的减少,一般与用药剂量有关,骨髓抑制一般在3周左右达高峰,4~6周恢复。
[单选题]下列关于钠通道阻滞剂叙述中错误的是
普罗帕酮是IC类抗心律失常药,具有R、S两个旋光异构体,它们在药效和药动学方面无差异,两者均有钠通道阻滞作用
解析:普罗帕酮是ⅠC类抗心律失常药,具有R、S两个旋光异构体,它们在药效和药动学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两者均有钠通道阻滞作用。
[单选题]铁剂的适应证为( )
缺铁性贫血
解析:铁剂的适应证为各种原因(如慢性失血、营养不良、妊娠、儿童发育期等)引起的缺铁性贫血。故答案选C。
[单选题]中药饮片装斗前应
质量复核
解析:中药饮片装斗前应做质量复核,不得错斗、串斗,防止混药。饮片斗前应写正名正字。
[单选题]扩大反应是指
药物对人体呈剂量相关的反应,它可根据药物或赋形剂的药理学或作用模式来预知
[单选题]患者,男,65岁,身高170cm,体重60kg。经血糖检测、糖耐量试验和肾功能检测(肌酐清除率45ml/min),诊断为Ⅱ型糖尿病、肾功能不全,该患者应首选的药物是
格列喹酮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6mllv.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