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肾皮质内浓度高于血中浓度10倍以上
D
题目:下列关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共性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依照《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规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根据不良反应的分析评价结果,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可以采取责令修改药品说明书,暂停生产、销售和使用的措施
解析:考察重点是《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对不良反应控制的规定。主要包括:(1)根据分析评价结果,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可以采取责令修改药品说明书,暂停生产、销售和使用的措施;(2)对不良反应大或者其他原因危害人体健康的药品,应当撤销该药品批准证明文件,并予以公布;(3)已被撤销批准证明文件的药品,不得生产或者进口、销售和使用,已经生产或者进口的,由当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监督销毁或者处理。故选B。
[单选题][103 -104](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的药物因素)
药理作用
[单选题]下列有关糖尿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3~5小时血糖降低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糖尿病的相关知识。糖尿病分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又称1型糖尿病,多发生在30岁以下,起病急,病情重,体重减轻显著,病人体内的胰岛素绝对不足,血浆胰岛素的水平明显低于正常,这一类型的病人必须依赖胰岛素治疗,否则易引起酮症酸中毒,预后较差。另一种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又称2型糖尿病,多在成年后发病,起病缓,病情轻,体重多超重,多数病人体内胰岛素分泌数量并不少,有的甚至还超出正常水平,但器官对胰岛素不敏感,平时不用胰岛素治疗也不会出现酮症酸中毒。因此D选项错误。糖尿病患者不一定都有所谓“三多一少”症状:多饮、多食、多尿和消瘦,因为“三多一少”仅是1型糖尿病和较晚期的表现,因此A选项错误。反应性低血糖症(餐后的低血糖)见于2型糖尿病早期,由于患者进食后胰岛p细胞早期分泌反应迟钝,引起高血糖,而高血糖又刺激p细胞,造成高胰岛素血症,遂在进食后4~5小时出现低血糖反应,所以B选项正确。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障碍使体内蛋白质和脂肪分解增加,最终出现消瘦,因此C选项错误。在不断扩大的糖尿病患者队伍中,有不少活泼可爱的儿童。其发病年龄有一个明显的高峰期,女孩子一般在9~13岁,男孩子为12~15岁,儿童糖尿病多为1型糖尿病,起病多急骤,且半数以上以酮症酸中毒起病;年龄越小起病越急,而且酮症酸中毒的发生率越高;多数患儿由于感染、情绪激动或饮食不当等诱因引起,表现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轻,影响正常生长发育,因此E选项错误。因此本题答案为B。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6m7jg3.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