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50%硫酸镁局部湿热敷
E
题目:
患者男,72岁。胃癌晚期,不能进食,给予脂肪乳,氨基酸等输入。1周后注射部位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肿胀,发红,患者主诉有疼痛感。
解析:静脉炎的治疗护理措施是:患肢抬高、制动;超短波,每日1次,每次15~20分钟:药物治疗:50%硫酸镁湿热敷,每日2次,每次20分钟;如意金黄散,醋调外敷,每日2次,清热、止痛、消肿。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患儿,女,5岁,轻型水痘,其母询问护士患儿何时能上幼儿园,护士的回答正确的是
全部皮疹干燥结痂
解析:水痘自发病前1~2日至疱疹干燥结痂前均有传染性,故水痘的隔离期是至皮疹全部结痂为止。
[单选题]气管内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原因是
防止引起缺氧
解析:气管内吸痰时间一次不超过15秒,防止引起病人缺氧和紫绀,且两次吸痰间隔大于3分钟,吸痰前、中、后都要提高吸氧浓度,吸痰动作轻柔,注意无菌操作。故答案为D。
[单选题]患者,女,55岁,因发热性胸闷、咳嗽就诊,诊为支气管哮喘。医嘱予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下列用药指导中正确的是( )
"吸入激素后要漱口。"
解析:糖皮质激素:吸入药物治疗,全身性不良反应少,少数患者可出现口腔假丝酵母感染、声音嘶哑或呼吸道不适,指导患者喷药后必须立即用清水充分漱口以减轻局部反应和胃肠道吸收。
[单选题]患儿,女,6个月。冬季出生,人工喂养,平时睡眠不安、多汗,今日晒太阳后突然出现全身抽搐5~6次,每次1分钟左右,抽搐间期活泼如常,体温37.8℃,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
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解析:冬季出生和人工喂养是导致维生素D缺乏的常见原因;平时睡眠不安、多汗,是维生素D缺乏的表现;晒太阳可能诱发血钙降低,故出现抽搐。综合以上几个方面可判断本病是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单选题]浅昏迷和深昏迷的主要区别为
角膜反射及防御反射是否存在
[单选题]氨茶碱的药理作用为
松弛支气管平滑肌
解析:氨茶碱的药理作用:①松弛支气管平滑肌,也能松弛肠道、胆道等多种平滑肌②增加心排出量,扩张输出和输入肾小动脉,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流量,抑制远端肾小管重吸收钠和氯离子。③增加离体骨骼肌的收缩力。
[单选题]心源性水肿常首先表现为
足踝部、胫骨前水肿
[单选题]某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在输液完毕后常规使用肝素液封管,但次日仍然发生导管堵塞。导致堵管的可能原因不包括
封管的肝素液浓度过高
解析:留置针最好选用肘正中静脉及贵要静脉等大静脉。对使用静脉留置针的肢体应妥善固定,避免过度活动而致回血。每次输液前先抽回血,再用无菌的生理盐水冲管,防止将凝固的血栓推进血管,造成栓塞。一般留置3~5天,最好不超过7天。24小时连续输液者,应每天更换输液器。可增加留置针堵管的因素有: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高血压患者,留置针肢体活动过多或过少;封管液的剂量、浓度不足;封管操作不当,推注封管液速度过快,不能保证正压封管;输入高渗或刺激性药物后冲洗不彻底;留置时间过长等。
[单选题]提示上消化道出血停止的征象是
血尿素氮降低
解析:上消化道活动性出血或再出血的判断:①反复呕血,或者呕吐物由咖啡色变为鲜红色。②黑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颜色变为暗红色,同时肠鸣音亢进。③周围循环衰竭的征象在补液或未改善或好转后又恶化,中心静脉压不稳定。④网织红细胞不断升高,红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及血红蛋白不断下降。⑤尿量正常及补液充分后,血尿素氮持续升高。⑥门静脉高压原有脾肿大,出血后暂时缩小,若无恢复肿大也提示出血未止。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6g1m0.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