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病因

A

题目:《金匮要略》将黄疸病以( )分类

解析:湿热并重证 茵陈蒿汤证 原文:谷疸之为病,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久久发黄为谷疸,茵陈蒿汤主之。 茵陈蒿汤方: 茵陈蒿六两 栀子十四枚 大黄二两 病因病机:本证由湿热内蕴脾胃所致。湿热交蒸,营卫不和则生寒热;湿热内蕴,脾胃升降失常则不欲饮食,若勉强进食,反而增湿助热,湿热上冲,则见头目眩晕、心胸不安。湿热郁蒸日久累及血分则形成黄疸。 证候: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身黄如橘子色、腹微满和小便不利等症状。 辨证:湿热倶盛。 治则:清利湿热退黄。 方药:茵陈蒿汤。 湿重于热证 茵陈五苓散证 原文:黄疸病,茵陈五苓散主之。 茵陈五苓散方: 茵陈蒿末十分 五苓散五分方见痰饮中 上二物和,先食饮方寸匕,日三服。 提要:本条论述湿重于热的黄疸证治。 病因病机:湿热黄疸,湿多热少。 证候:全身发黄,黄色不甚鲜明,食少脘痞,身重便溏,小便不利,苔腻淡黄等症。 辨证:湿重于热。 治则:利湿清热退黄。 方药:茵陈五苓散。方中茵陈清热利湿退黄,五苓散化气利水除湿。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湿热郁蒸肌肤可见
  • 白痦


  • [单选题]既能杀虫消积又能行气利水的药物是
  • 槟榔

  • 解析:槟榔   功效:杀虫消积,行气,利水,截疟。2012   应用:   肠道寄生虫病。   食积气滞,泻痢后重。善行胃肠之气,消积导滞,兼能缓泻通便。   水肿,脚气肿痛。既能利水,又能行气,气行则助水运。

  • [单选题]《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水泉不止”是由于
  • 膀胱不藏

  • 解析:膀胱不藏

  • [单选题]舌象的胃气主要表现在
  • 舌苔的生长情况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6d3lv.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小儿内科(正高) 中西医结合骨科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79) 肿瘤放射治疗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8) 口腔医学技术(师)(代码:205) 心理治疗(师)(代码:216)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 医学检验(士) 超声医学科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