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封闭巨噬细胞受体,抑制巨噬细胞对血小板的结合与吞噬 在血小板形成保护膜,抑制血浆中的IgG或免疫复合物与血小板结合 抑制自身免疫反应,减少血小板抗体产生
ACD
题目: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机制是
解析:ACD。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机制是:①封闭巨噬细胞受体,抑制巨噬细胞对血小板的结合与吞噬,从而干扰单核~巨噬细胞吞噬血小板的作用;②在血小板上形成保护膜抑制血浆中的IgG或免疫复合物与血小板结合,从而使血小板避免被吞噬细胞所破坏;③抑制自身免疫反应,使抗血小板抗体减少。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下列哪项措施不具有防止血氨过高的作用
增加肠道pH
解析:防止血氨增高应降低肠道pH,当小肠液的pH值降至6以下时可明显削弱尿素肠肝循环而降低血氨浓度。
[单选题]女孩3岁,近2周有发热、多汗、厌食、腹泻、咳嗽,全身发现红色斑疹。下列各项均可支持HIV的诊断,除了
父母离婚后再婚
[单选题]可能的病原体是
呼吸道合胞病毒
[单选题]男、8岁。因发热、咳嗽1个月入院。在门诊查白细胞总数为18.6×109/L,按气管炎给予青霉素、氨苄青霉素、红霉素等治疗无效,仍发热(38~39.2℃);发病半个月时X线胸透诊为大叶性肺炎,继续抗感染治疗,5天前X线胸片提示左上肺大片密度不均匀阴影,仍有不规则发热。诊断最可能是
浸润型肺结核
解析:D。浸润型肺络核病变多发生在肺尖和锁骨下。
[单选题]患儿G2P1,生后母乳喂养,吃奶好,体重增长满意,大便黄色,41天时因黄疸不退去医院就诊。体检;反应好,面色红黄,头面部及胸腹部皮肤黄染,肝肋下1cm,质软。以下哪一诊断可能性最大
母乳性黄疸
[单选题]针对该病最有效的治疗药物是
乙酰胺
解析:乙酰胺是氟乙酰胺中毒的特效解毒剂,对已明确诊断和疑似氟乙酰胺中毒者都应尽早应用。
[单选题]患儿,男,8岁,因多动、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平时有冲动行为,学习成绩下降,诊断为多动性障碍,以前曾用苯巴比妥治疗,效果不佳,反而加剧。
哌甲酯
[单选题]重症肌无力的治疗,哪项错误
合并感染时可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解析:B。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普鲁卡因胺、心得安、奎宁等药物有加重患儿神经肌接头传递障碍的作用,甚至呼吸肌严重麻痹,应禁用。
[单选题]患儿女孩,10岁,水肿2天伴少尿,血尿,发病前2周有呼吸道感染史,查体:眼睑水肿,BP 135/98mmHg,尿检查红细胞满视野,白细胞2个/HP,尿蛋白,血ASO增高,则应诊断为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解析:根据患儿前驱感染史,水肿,血尿为主,伴蛋白尿、高血压,ASO增高,诊断急性肾小球肾炎,并有少尿,考虑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60wzdv.html
相关资料